标签: 优质分享
- 作者帖子
guozibaba游客白泽图.九世纪至十世纪.纸本设色.45.5x37cm.敦煌莫高窟.英国博物馆.1919,0101,0.157.大小8349x11492
来源:英国博物馆
推荐理由:传说中的龙马?怪异造型,值得一看。
资料介绍:官网
在敦煌發現的繪畫中,可以說此畫是最神秘的作品。發現當初,就像《西域》(參見《西域》,圖101)中所見圖版那樣,上面貼著兩幅文殊菩薩的木版畫(圖81和Fig.140),下部除帶孔錢幣以外,其餘完全被隱蓋。
這幅畫的前景是用繩索穿著的帶孔錢幣,右方站著官人,傾聽前面跪著的一條大龍的訴説,並用筆記在笏上。龍爪似馬蹄,官人的腳雖然現在只殘留了前面的一點,但也仍可看出是馬蹄的形狀。畫面的中央部位可見紙的接縫,因此當時畫的兩側可能被切掉了相當的部分。龍的背向左上方隆起,左下角還可以略微窺到後腳的蹄。在Waley及松本博士介紹此畫的說明中,最有說服力的,就是表現了古代傳說中伏羲皇帝從龍馬那裏獲得八卦的場面。
根據傳說,伏羲是從黃河中出現的背負圖表的龍馬處獲得八卦的。這與大禹治水時,從洛河中出現背負文書的龜的傳說屬同一類型。此龍引人注目的除馬蹄外,還有不見於其他龍的背上三處山岩樣的東西及其濃密鬃毛。這異常的組合,是要由此表示此動物出現在黃河嗎?那山岩一樣的東西暗示龍背上背的是圖表嗎?
Waley認爲,此說明存在一個問題,即伏羲通常是“人首蛇身,或至少也應是半獸身”。然而,此圖中的人物形象與通常的《伏羲女媧圖》(見第3卷)完全不同。而此圖中伏羲的下半身,由於畫面被切掉了,我們只能想象,現在殘留的只是一隻腳的腳尖。但從《西域》的圖版中可以辯認出另一只馬蹄,還可見風吹向後方變形的衣襟。
此畫中的另一個重要構成是用繩索串起來的硬幣,可能另有深意,即具有驅惡壓邪吉兆之力的厭勝錢,在宋代被稱爲龍馬錢。在《博古圖》中記載,漢代使用的這種硬幣上繪有龍和馬。因此,可以認爲,這也是那种有吉兆的硬幣,至少可以起到了表明伏羲傳說中确定龍馬的作用(參照《諸橋大漢和辭典》17245/182,3025/37,48818/516,518)。
就在我寫完上述內容時,Sarah Allan友好地提示:此圖中表現手持笏的男子也許是大禹。禹在奉侍堯帝時,從“靈龜”那裏得到了“洛書”。禹爲治水,不停勞作,又走訪廣大地域,造成終身殘疾。致使“禹迹”這個詞成爲中國全境的同意語,“禹步”這個詞也被用來指的腿腳不靈便的人。因此可以認爲,此畫中的人物是融合了幾個要素的,即禹被表現爲官人的形象,腿腳的不便用馬蹄表現。禹將“洛書”錄在手持的笏上,但那傳授“洛書”的是龍馬。錢幣暗示此動物是龍馬,背上的是山和洪水。這種解釋也能成立。據說禹治水的秘訣,就是 “禹之制水水之道也”。至於以靈龜代替龍馬這一點,到了晚唐時,對古代的傳說有很多都進行了潤色和改變,此畫也與此相同,將兩件事畫入同一個畫面上,將兩者最具特徵的要素組合了起來,獲得更大視覺效果。缩略图和细节图:
苹果游客谢谢分享
海右建景游客@guozibaba #111116
谢谢分享
- 作者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