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11618 回复 ⚑举报 

    游客

    朋友们!大家对经方的大剂量有何看法呢?

    www.360doc.com/conte...8450.shtml

    近代对于经方药物剂量的衡重折算,已渐有共识,剂量折算应当偏大。代表者如柯雪帆根据文物考古,认为汉代一两当为15.625g;近期研究如范吉平等考证,认为经方一两折合今制约13.8g;而笔者在《经方药量衡重折算刍议》一文中指出,经方药量折算,一两当在今之14~16g的较大剂量范围。这些考证认识,与过去“古之一两,今之一钱(3g)”的说法大相径庭,现在临床实践中亦甚少有医家运用这一较大剂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经方的衡重折算,现在普遍认为是较大的重量。例如桂枝三两,按上述一两折合13.8g抑或15.6g计算,则桂枝的量分别为41.4g或46.8g,两者之间只相差5.4g,这一剂量差距,在剂量偏大的情况下,对药物功效影响较低,在临床上可忽略不计。

    因此,本研究采取一个简约的方法,以汉代一两约等于15g折算,以便于处方换算计量。

    另一方面,由于经方每一首方剂的煎服法各异,有“日X服”的不同次数,因此,经方除了药物的“折算量”外,还有“一次量”和“一天量”的不同剂量,本研究强调原方剂量,并讲究原方的煎服法及方后医嘱。

     

    @111622 回复 ⚑举报 

    游客

    原方原量经方 尽显仲景经方临床实战魅力

    www.360doc.com/conte...2850.shtml

    @111623 回复 ⚑举报 

    空空如也
    游客

    古人的药是原产地的野生道地药材,现在的药都是非原产地的种植生长素化肥催生药,等效量为多少呢。野生药基本被yaodian定性为假药了吧

    @111625 回复 ⚑举报 

    游客

    @空空如也 #111623

    现在有很多在原产地仿野生种植的应该好点!

    @111650 回复 ⚑举报 

    游客

    柯雪帆

    男,1927-2009,江苏常熟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名师工作室导师、专家委员会委员。

    17岁从师学医,上海中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副理事长兼内科分会主任等职。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医林掇英》、《伤寒论选读》(全国规划教材)、《中医辨证学》、《中医外感病辨治》、《疑难病证思辨录》、《伤寒论临证发微》等。柯雪帆教授主要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有:对《伤寒论》提出新的研究方法,主张运用古今中外等精华理论解释《伤寒论》,结合临床实际理解并运用《伤寒论》。对《伤寒论》内容提出新的见解和临床运用经验。对仲景的药物剂量作考证,提出独到的换算律等。

    @111674 回复 ⚑举报 

    萍永刘
    游客

    我印象中老中医李可在某个论坛也是说过剂量上汉1两=15.625克,当时举例他病人不小心把3包药熬成1碗然后医好了,李可才无意间确定了15.625克应该是对的。

    @111700 回复 ⚑举报 

    书格铁粉
    游客

    @光 #111650

    有本书叫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讲了他自学中医的一些事情!写的挺好的,不贵才30多块钱

    @111713 回复 ⚑举报 

    半夏
    游客

    仲景先师所在的年代大多不怎么适应日三服日四服分开三四次熬药等方式,柴火灶不方便是主因,故我觉得多数药是一天的剂量一次熬好,放凉分成三服。但病入深则另别,这时可能就变成了一天的量做成一餐服之。多数病入较浅的情况下,直接按汉一两当今一钱(4克)计,校果也不会太差。在下浅见,望诸大佬提点。

    @111767 回复 ⚑举报 

    游客

    @书格铁粉 #111700

    这本吧?

    book.douban.com/subject/10738864/

    博采众长,很好!

    写法和柯雪帆的《疑难病证思辨录》相似,但柯雪帆的这本很多人评价很高!

    www.hxzylt.com/threads/445131/

    很不错,比单纯学经典,读医案,或给老中医抄方好多了,是三者的结合,而且,趣味性很强。简直就是浓缩实习。而且,中西结合,并且是有机结合,没有把中医西化,反而是衷中参西的味道很浓。

     

    @111771 回复 ⚑举报 

    游客

    book.douban.com/subject/1425627/

    ——《疑难病证思辨录》读后

    邢斌

    用章回体小说的形式阐发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大概柯雪帆教授是第一人,而且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柯老的这一实践,始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78年11月的复刊号,乃应该刊负责人之邀而作。最初创作的20回本,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名曰“医林掇英”,我在求学时曾从图书馆借回阅读。1998年2月买回人民卫生出版社新出的30回本,已更名为“疑难病证思辨录”,当时正是柯老患胃癌手术切除后的第2年。今年出的本书增订评释本,是50回本,且增加了30篇小说涉及问题的专题讨论。目前的篇幅是30回本的3倍多,超过40万字。一位大病后的老人,仍在为中医事业默默地、不懈地奉献着,而且拿出的是如此高质量的一部厚重之书,不免令闻者感动,读者欣喜。

    本书最先吸引人的或许是它独特的体裁,流畅的文笔,生动的描写。但是作为一个医者,我倒不是很在意这些。最大的感受是两个字,一个是“通”,一个是“细”。作者是一个通人,通古今中西,并具有一种穿透力,好比穿透云雾的一道阳光,因此出语多新意,直中要害。在这种学识背景下,作者诊治疾病当得一个“细”字:诊查病人过细,辨析病情入微,细论虚实寒热与标本缓急。另外,作者的写法也堪称“细”,对一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反复比较,细细分析。

    不妨先完整的读一回,来看看这“通”与“细”吧。 不必挑,就从第1回看起。一个老水手患大叶性肺炎,高热,咳嗽,痰少色白,舌色黯红,苔厚白腻满布,舌面湿润,脉弦数。实习医生小张了解到患者口渴预饮、便秘;而主治应医生还进一步问明了口渴喜热饮、量不多,素有便秘,自发烧前1天以来一直未大便,而且腹部不胀满。本书主人公钟老根据患者的职业风里来雨里去受寒湿多、高热却无热象反恶寒无汗、苔白腻、头不痛而重,辨为太阳寒湿,并且对为何不辨为热证作了解释。看来唯有诊查病情过“细”,才能正确辨证。看到这里,读者或许会想,《伤寒论》太阳病篇里只有伤寒、中风、温病,哪里有寒湿啊。作者已借小张之口提出了这个问题。原来太阳寒湿在《金匮》第2篇,《伤寒》有杂病的内容,《金匮》也有热病的内容,两者原本就是一本书嘛,应该读“通”。患者服药后汗出较多,热退神爽,脉静身凉。钟老却引《金匮》湿病篇原文“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认为将有反复,且可能传经。果然,患者出现恶寒发热而无汗,烦躁,咳嗽,胁痛,呕吐,是太阳少阳合病。但不能用柴胡桂枝汤,因无汗不能用桂枝汤故也。乃根据太阳表实,兼少阳证,用了“柴胡麻黄汤”。显然这是读“通”了《伤寒论》后的圆机活法。

    书中不少病例的讨论,打“通”了古今中西的界线。比如第4回在景湖公社处理完一个肠痈病人,钟老分析了肠痈成脓后的4条出路,作者借应医生之口谈了西医学对此的认识,中西医学可以互相印证。钟老越谈越深入,弥漫性腹膜炎,中医看作脓毒内陷,至于慢性脓肿,则与《素问》腹中论、奇病论中所说的伏梁相近似,接着又根据中医外科估计预后的标准“五善七恶”对这个病人的预后作了判断。再比如第12回,1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根据其头颅左侧肿块的表现,当参照中医外科骨瘤辨证采用消法,但参照其X片骨质损害却认为是肾虚髓消,应用补肾法。结果补消同用,服药1月肿块即告消失。钟老总结说:“内科要辨外在的证候,外科宜求内在之根源,中医与西医也可以互相印证,相互为用”。换句话说,内科与外科要“通”,中医与西医要“通”,“通”之后,治病自然游刃有余。上述是中医外科病,其他如中医内科常见之眩晕、头痛、发热更是谈古说今、融会中西,尤其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阐发最多,读者宜留意焉。

    诊查病人过细,依靠的是对各种诊法的领会和把握。比如前面已经举过的例子,问完口渴还得进一步问下去,问完便秘也还得进一步问下去,你也可以说这是问得细,但我更愿意说这是一种穿透力的表现。大医都有这种光照迷雾,直见本质的能耐。说到诊法,必然要说到作者对腹诊的运用。柯老是研究仲景学说的大家,而腹诊虽起源于《内经》,但到《伤寒》、《金匮》而大有发展,此后传入日本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研究腹诊,必然要从仲景学说入手。本书共有10例用到腹诊,对于病情的辨析,虚实的衡量,具有重要意义。小说后有“评释第17”专论腹诊,可供读者学习。

    虚实寒热与标本缓急的把握,在诊病中非同寻常,笔者在读书临床中也深有体会。可惜的是,一般医书都语焉不详,或详于理论而乏实践支持,或只有医案报道全凭读者领悟。本书有较多篇幅讨论这些问题。比如第19回的3例脾胃病寒热夹杂的案例,分析了为什么脾胃病会出现寒热夹杂的情况,西医学可能的解释,张仲景的泻心汤该怎么用,理法方药一气呵成。紧接着第20回,是7个寒热夹杂的病人,病位超出脾胃。有胃热而肾阴阳两虚,有脾寒而肝热,还有温振肾阳、通补胃府、清熄肝风三法并用者,别开生面而启人心智。第22回治一小儿外感咳嗽用补药,引出钱乙“治嗽^_^盛即下之,久则补之,更量虚实,以意增损”二十字诀,并结合病例讨论了如何“量虚实”。接下来又讨论了虚人外感和里热兼虚的证治。第5、28、29、33、36回都是复杂证候,辨明标本缓急是论治的前提,有的属于甚者独行,有的属于间者并行。当然书中疑难病例甚多,绝不限此4回,只不过这4回较明确讨论而已,其他病例大多也牵涉这些问题,值得细细体会。此外,“评释第6”也作了讨论。

    作者的写作手法很细腻,特别喜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这正是作者所说的“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途径。这样的例子极多,非一时半会儿所能尽道。总之,无数胜景还需读者细细品味,这里不过根据我的感受论述一二。

    但是,走笔至此,却也想说些疑惑: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病证的方法与经验,真的适合用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吗?这部作品无疑是成功,甚或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的杰作。可是,小说的形式无疑会影响、束缚它所要表达的内容。虽然柯老已经增写了评释30篇,但总没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感觉。如果,柯老能将思路与方法分专题讨论,临床经验按系统讲授,或许行笔会更舒展、更流畅,材料会更丰富、更完善,读者的收获也许会更大。衷心祝愿柯老身体康复,再写新作!

    写于2005年

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原方原量用经方——有何看法?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