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25 个帖子:1-25 (共 25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15221 回复 ⚑举报 

    汉服研究
    游客

    我找了许多古籍,几乎没有发现关于汉服制作的,难道是清代都统一销毁了吗?只有关于深衣制度的研究,貌似是满足儒生学习《礼记·深衣篇》的需要。现代人复原汉服都是参考文物,古籍中关于汉服制作没有什么资料留存吗?

    @115243 回复 ⚑举报 

    公子旷
    游客

    天工开物的乃服?一般这种问题,我建议读现代论文,然后按参考文献进行顺藤摸瓜。

    @115244 回复 ⚑举报 

    汉服研究
    游客

    @公子旷 #115243

    乃服篇并未直接记载衣服的形制剪裁,现代学者也都是从文物出发来还原,故有此问。

    @115250 回复 ⚑举报 

    公子旷
    游客

    @汉服研究 #115244

    天工开物被后人赞誉,正是因为他记载前人忽视的手工业。据我陋见,无论是存世还是书目,应该都没有你想要的那种细致到裁、缝的古籍。

    @115252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LZ或許可以從:

    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或

    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中有公開電子件的《具象與抽象-從形制到觀念的秦漢服飾之研究》、《徐素蘭現代漢服創作與研究》去找看看,有無相關文獻。

    @115253 回复 ⚑举报 

    崇鹂
    游客

    古人提到服饰,是出于对儒家《礼》部文献的关怀、注释。

    所以你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明清会典,专往讨论礼制的篇章看,有时会有服饰的图片,或许会标记其尺寸。

    又童蒙类《对相四言》等有时为了让儿童识字认物,会有服饰图片。

    又类书,某些版本的《事林广记》也有服饰图片,可能《三才图会》也会有。

    又兵书,我记得韩国的《武艺通谱图志》有明代军装的图。

    又明末好事之人,搞了一些《冠谱》《巾谱》,虽多臆造,大概也能照着仿制。

    据我观察,历代大儒对礼的注释,更多的是注释其功用,大家是用文字在争论,绘图都是宋代以后的事了,而且主要讨论战国时代的服饰,例如“组绶”。“服饰剪裁”是工匠的事,不是读书人的兴趣所在,古人并没有那么重视生活中的服饰,所以你说的这类书,可能原来就没有。例如中山装,大家都去讨论其历史和内涵,但极少人研究其裁剪与制作

    拿地里出土的实物,重新去量尺寸,勾图撰文,汇编成几十上百卷的图典,是我们这代人的任务,找古人没用。但这方面的老一辈研究员都快老死了,新一代的学术派不多,集成更遥遥无期。所以你买现代出版物,也难买。

    @115265 回复 ⚑举报 

    朔风
    游客

    深衣,作為漢服基本形制之一,可參看黃宗羲 深衣考。裏面有樣式及尺寸的考證說明,感覺可以直接對照裁剪。

    @115272 回复 ⚑举报 

    向者
    游客

    我估计是制作汉服出售的吧,如果是设计师,那看图片也能得十之八九。出土实物因腐化原因,恐怕作用也不大,倒是遗存的雕像参考性强些。

    @115292 回复 ⚑举报 

    汉服研究
    游客

    感谢各位的回复。至少明代的汉服外形、图案在目前是没有什么争议了(看文物图片、古画就可以解决外形问题)。其实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部结构搞不明白,现代人也都是瞎猜。比如明朝有一种流行的服饰叫“道袍”,它的“摆”到底是什么结构我们都不得而知,16年的一篇论文《明代道袍“ 摆” 的结构研究》,研究者也只能根据文物图片进行推测。因为博物馆只放出来图片,衣服锁在玻璃柜子里面,没有内部细节的照片,也不允许大家零距离实测,所以这些细节问题一直都难已解决。再比如贴里、曵撒这些衣服,看古画下身都会蓬起来(比如《宣宗行乐图》貌似本站也有?),类似圆锥的下部,给人一种威仪之感,这种效果目前还是难以实现的。究竟是用马尾作内衬,还是选取硬质布料,抑或是有特殊的褶子,我们都只能去猜。咱们如果搜淘宝汉服,再去对比古画,就会发现有一定的区别。学术界的人往往不屑于研究汉服制作,有的可能不了解衣服裁剪,也有的觉得“复原”古物没有意义,这是老一辈人的成见。目前我只看到北京服装学院的蒋玉秋老师做过复原汉服的研究,好像是《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出土圆领袍复原研究》,看她在文中配的图片,貌似也是隔着玻璃柜子参考的文物。如果能找到古人的汉服制作书籍,内部结构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日本人的和服、韩国人的韩服、西洋人的西服继承都比我们更好,他们的博物院会放出来内部结构的线图,而且有现代人出版相关的剪裁书籍。即使原文物灭失了,只要书籍还在,和服、韩服、西服就能复原出来。咱们现在一直都停留在瞎猜阶段,甚至不同的淘宝店复原的汉服都有差异。看来汉服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115300 回复 ⚑举报 

    公子旷
    游客

    @汉服研究 #115292

    有些研究所承担出土文物的修复,自然会对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并不是所有研究都只从外部观察。

    @115302 回复 ⚑举报 

    鹿筋
    游客

    可以找丝绸博物馆

    以前的衣服都是丝绸做的,很多古墓挖到丝绸就找丝绸博物馆保存,他们有经验

    CCTV上也有纪录片

    @115309 回复 ⚑举报 

    汉服研究
    游客

    咱们的技术类古籍,除了知识分子外,匠人几乎是不作记录的。

    @115319 回复 ⚑举报 

    崇鹂
    游客

    丝帛类太脆弱了,博物馆的员工权限不够,领导也不敢批,断了一丝一缕的,传出去明天小作文就上头条。

    古代服饰的前途必然是学术梳理,能够承担这些任务的一定是清华北大的大教授。虽然我个人不太感兴趣,仅为旁观者,但还是自认为看得清清楚楚的。像沈从文、孙机,这是民国以来专攻古代器物一类的大教授,但孙机好像也八九十岁了。他们想研究,一定够权限,能看到里面,能上手摸,但人老了出门都不便了。

    新一代能挑大梁的,目前还没有看到。现状就是,想研究的没有权限,能够上手摸的往往又不是研究这个门类,假如说是“院士级别”那一定会大开方便之门,但当前研究古代服饰的人文社科类,根本没有这种级别的,不符合急难斗争前沿的需要,权限就给不了。除非是集体申报的大项目,分担责任,那像马王堆那些布帛都能研究得透透的

    @115686 回复 ⚑举报 

    礼仪
    游客

    这个是个好话题

    @115805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很多考古报告和研究文物的书籍里面关于汉服的结构细节什么的应该都有的,更何况现存的汉服文物也不少,不至于没有人去研究结构。像《明鉴》这本书里列举了很多出土和留存下来的明代汉服实物,还配上了很多衣服的线图平铺结构图之类的。你要说结构稍微有争议的我印象里也就是明代曳撒的外摆结构了,还有的就是明代之前更早时期的汉服了,因为缺少出土实物和其他资料研究之类的。我印象里其他类型的明代汉服的结构基本都可以通过出土和留存下来的汉服实物结合古画和文献记载复原出来。你说弘治到正德那段时间膨起来的下摆我记得那是因为那段时间明代流行马尾裙,衣服里面内衬是马尾裙把下摆撑起来了,而且明代也就这段时间流行这么夸张的下摆,这之前和之后下摆也没有那么夸张,明代大部分时间内衬的都是正常的内衬贴里之类的衣服。

    @115809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汉服研究 #115292

    而且我没记错的话,你提到的这篇论文《明代道袍摆的结构研究》,里面列举了好几种道袍内摆的结构,还附上了平铺和线图结构,里面有一件列举的道袍实物甚至是创作这篇论文的复原商家吉庐手里收藏的,就在人家手里,怎么可能是只能看外观瞎猜,搞不明白内部结构啊。博物馆的实物也不至于这么久没人研究内部结构,论文里只有正面的照片不代表人家写论文的只是看衣服正面瞎猜结构吧。

    @115812 回复 ⚑举报 

    式盘研究
    游客

    @戚少保 #115805

    明鉴这书没有内部结构图吧,作者只展示了外形图而已,我有这书。

    @115814 回复 ⚑举报 

    式盘研究
    游客

    @戚少保 #115809

    道袍的摆确实弄清楚了,这一点原以为是猜测,既然有实物基础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其他诸如曵撒、贴里等,我并未搜索到详细的内部结构论文或专著,如有,望能告知。

    @115827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式盘研究 #115814

    贴里的内部结构就是单摆结构啊,贴里的出土和留存实物也不少吧,这还有什么争议吗?曳撒的话虽然也有几件出土实物,但是博物馆没有公布结构图之类的,不过民间的学者和爱好者根据外形和同时期的其他有外摆的衣服也能吧贴里的外摆结构推算个大概。目前参考实物和古画外形和差不多同时期的大裥和直身一类有外摆的衣服的外摆结构,曳撒的外摆大概是下图这种内外摆结构。

    前两张是贴里的,后面的是曳撒相关的

    织金盘龙纹黄缎袍 (1)QQ图片20231022011613北京明墓出士服饰出土报告 (10)QQ图片20231022011733QQ图片20231022011717

     

     

    @115831 回复 ⚑举报 

    式盘研究
    游客

    @戚少保 #115827

    最后面的图有价值,感谢提供。

    @115835 回复 ⚑举报 

    式盘研究
    游客

    @戚少保 #115827

    我还以为是考古人员绘制的,那幅图貌似是梦兴自己猜测的吧,具体是否真实如此,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你发的鲁荒王的出土报告,貌似是山东博物馆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的《鲁荒王墓》。该书并未展示内部结构,能根据这些外形线图复原出来,内部结构都是基本上靠脑补。目前看这些图片,似乎可能存在单摆结构的贴里,但是具体的详细情况如何,如何打折、打几个褶子、比例如何……都无从知晓。做衣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个微小的差别,就会改变整个衣服的外观形象。所以我们才要寻找可靠的内部结构资料,光是靠推测、瞎猜终归不是办法。

    @115837 回复 ⚑举报 

    式盘研究
    游客

    我为什么不提倡猜测,因为古代就有过翻车的例子。《礼记·深衣篇》只有描述,没有图示。到了后代,各路大儒纷纷出手复原深衣,即使像朱熹、江永这样的学者大师复原出来的也与秦汉服饰文物差别较大。现代汉服复原知道其外形,这是比古人复原深衣强不少的地方。如果能把内部结构都整明白就再好不过了。

    @115840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式盘研究 #115835

    那既然您都这么说了,我再继续放别的“推测”“脑补”的资料讨论也没什么意义了,照您的逻辑当今市面上再考究再复原的复原汉服大多都是根据不准确的推测和脑部的结构做出来的残次品,没有任何价值。那我只能期待您以后能在学术上能大有成就,未来能带领汉服走向正确的道路

    @115841 回复 ⚑举报 

    式盘研究
    游客

    @戚少保 #115840

    我可没有说“当今市面上再考究再复原的复原汉服大多都是根据不准确的推测和脑部的结构做出来的残次品,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你自己的脑补出来的观点。我的看法就是尽可能寻找内部结构的权威资料,可以是基于文物的研究也可以是古籍的记录,不知道这一思路有什么问题?你自己脑补的我的想法,和我实际的想法况且都有区别,怎么能指望现代人脑补的内部结构和汉服原有实物一致呢?

    @116465 回复 ⚑举报 

    轩辕十四
    游客

    《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高春明 上海辞书。

正在查看 25 个帖子:1-25 (共 2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25 个帖子:1-25 (共 25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请问古代有没有关于汉服制作的文献?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