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相啸魔游客最近在中华珍宝馆发现了这套图页,绘制甚精,可惜下载不了。故在此询求资源,先行感谢。
此琴式图册,纸本设色,传为宋人旧绘,清时为乾隆、嘉庆所寓目。据我看,这套画,虽被命名为“琴式”,但其实是一部简明琴史著作。其中所列琴人,均附有小传,且多在上古,以传说居多,当是从诸书中节录而成,不过也有相当价值。若与朱长文《琴史》相互比较阅读,亦一乐事。
石渠宝初编(重华宫)、故宫书画录、故宫书画图录有著录。
珍宝馆介绍
本册《宋人画历代琴式图》册,以水墨绘制历代帝王与古圣贤琴式31幅,它不仅仅是国画作品,也是一部古琴艺术文化简史。古人常借古琴抒怀、寄情、写境,而鼓琴时对环境的选择往往会影响心境的营造,为了鼓琴时有一种自由洒脱的心境与风度,古人多选择三种环境抚琴:一是松下抚琴,二是幽篁抚琴,三是临流抚琴。本图册中多为松下抚琴或临流抚琴,画境高古淡远,让观者于高山流水之间,仿佛能听到琴声泠泠。
各册页名称
1、盘古氏,2、宓羲之制,3、女娲琴式,4、神农之制,5、黄帝之制,6、尧帝琴式,7、帝舜之琴,8、夏禹之制,9、成汤之制,10、文王之制,11、周公之制,12、武王之制,13、孔子之制,14、老聃之制,15、列子之制,16、闵子之制,17、伯牙之琴,18、月琴之式,19、龙腰琴式,20、龙额之制,21、双腰琴式,22赵合之制,23、革子之式,24、相如之制,25、伯偕之制,26、云泉之琴,27、此制有三,28正合之琴,29、连珠琴式,30、檀阁之制,31、连珠琴式,32、檀阁之制,33、霹雳之琴
未曾管理员已加入计划归档列表~
相啸魔游客@未曾 #116593
感谢先生
炎宋淼游客这套我也很喜欢,期待!
炁游客作為古籍文獻很寶貴,但是要從這些寫意的古畫瞭解古琴制式就不合適了,有些把琴畫的不成比例,有些畫的跟文字描述的制式并不對應,有些畫的看不出到底是什麼制式
思想者游客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GQ_iiOVq0FmB0M7fWP4tQ?pwd=1234
以前书格网友提供的一个洋葱浏览器登录台故下载的,现在洋葱也不能用了,代理不想掏钱也不会用,也罢,之前下载的几万 个图片够下半辈子研究学习就行了。
思想者游客从水墨绘画风格上看,不像宋代的,明代的差不多。
相啸魔游客
未曾管理员@相啸魔 #116585
请问这段文字我可以在介绍中参考引用(署名)吗?
此琴式图册,纸本水墨,传为宋人旧绘,清时为乾隆、嘉庆所寓目。据我看,这套画,虽被命名为“琴式”,但其实是一部简明琴史著作。其中所列琴人,均附有小传,且多在上古,以传说居多,当是从诸书中节录而成,不过也有相当价值。
未曾管理员
相啸魔游客@未曾 #117614
现在才看到先生回复,完全可以引用。感谢感谢
未曾管理员-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12 个帖子:1-12 (共 12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2 个帖子:1-12 (共 12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2 个帖子:1-12 (共 12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