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九靈游客根据学者考证,该版本刊刻于1631年,意大利国家图书馆(罗马)有藏本,而国内仅南京图书馆有藏本。该西爽堂刻本将“凡例”和各卷图文中的所有西文“记号”a、e、i、o、u等换成了中国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等汉字。据说这是目前为止最早的作此修改的版本。
我个人猜测,这个所谓的西爽堂刻本可能才是真正的初刻本,但没有确凿证据,仅仅是猜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该版本真容,以期和其它版本进行比较,判断先后。自觉获得电子版希望比较渺茫,当还是想询问一下,万一有呢?^_^
丛林游客1、《阿戈斯蒂诺·拉梅利上尉的各种精巧的机械装置》;
2、《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奇器图说
链接:
pan.baidu.com/s/1mh...t/path=%2F
上述2本书,不是 王徵《奇器图说》 西爽堂刻本。
丛林游客《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三卷》 明崇祯七年(1634 年)武位中金陵刻本。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三卷》,简称《奇器图说》,是中国第一部有计画有条理地介绍西方机械工程的书籍,其作者是德国耶稣会士邓玉函(Johann Schreck,也称 Joannes Terentius,1576−1630 年)和王征(1571–1644 年)。
该书共计三卷:
第一卷绪论和重解;绪论说明机械工程的性质和应用;重解叙述重、重心和比重;
第二卷器解,叙述各种机器的构造及应用;如天秤,等子、杠杆、滑车、轮盘、斜面等;
第三卷为各机器的实际应用。
卷首有序言二篇:首先是王征作于 1627 年的《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序》,其后为武位中作于 1634 年《奇器图后序》及该书编辑凡例。镌图与文字内容相互交织。在一些页面中,插图在前,文字在后。在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之前,该书为郑振铎(1898−1958 年)的私藏,钤“长乐郑振铎西谛藏本”、“长乐郑氏藏书之印”等印。
九靈游客@丛林 #116836
这种主流观点不值得完全信任,所以我要寻找西爽堂刻本。
丛林游客
九靈游客@丛林 #116856
这个我已经下载了,但是1830年来鹿堂本。
丛林游客《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三卷》(原色) 明崇祯七年(1634 年)武位中 金陵刻本。
该书为郑振铎(1898−1958 年)的私藏,钤“长乐郑振铎西谛藏本”、“长乐郑氏藏书之印”等印。
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链接:
pan.baidu.com/s/1TX...A?pwd=1234
丛林游客传播与会通 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 (张柏春 田淼 马深梦 雷恩 戴培德)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简介;
德国马普学会组建伙伴小组,是国际科学合作的一个重要尝试。以此台,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前沿的研究与交流,扩大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中德科组成国际团队,便于共同探讨科学前沿问题及解决复杂的跨文化传统、涉及多个领学术问题。
力学既是人类认识与阐释自然努力的结晶,也是人类发明与创新的重要实践依据和灌论源泉。中国与欧洲都有着长期的力学知识积累,两个知识传统在经典力学体系形成的前夜相遇,《奇器图说》就是此相遇的一个成果。马普学会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伙伴小组及德国学者选择这样的一部著作,研究它的内容、结构、来源及其成书与流传过程,探讨中国与西方之间跨文化力学知识的传播与互动的过程和模式,以及社会、文化等环境对科学发展与传播的作用,最终完成了《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 下)》。现在,这部书即将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正式出版。
链接:
丛林游客几篇发表于刊物上的研究文章:
1、王徵与邓玉函《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新探_张柏春.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02-10 ;
2、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介绍_李文.文献.2003-07-13;
3、《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与《新制诸器图说》版本之流变_张柏春.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06-30;
4、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30 。
链接:
丛林游客《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与《新制诸器图说》版本之流变_张柏春.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06-30
该文描述及确认:
武位中刻本为迄今我们找到的该书的最早的版本, 我们认为, 此为 《奇器图说 》的初刊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丛林游客
九靈游客@丛林 #117114
谢谢你帮我找了这么多版本,可惜都不是我需要的,另外我对目前为止学界相关考证论文论证过程和结论保持保守怀疑的态度。
丛林游客
丛林游客
黑猩猩游客出口转内销
石莽游客“研究文章:《奇器图说》西洋符号考证
链接:
pan.baidu.com/s/1H6...w?pwd=1234”
文档内所插图片无法显示
丛林游客@石莽 #117191
电脑下载,文档内所有插图、图片均可显示。
丛林游客遠西奇器図説録最(全二册)(原色扫描).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孟春关中泾邑了一道人王徵僅識.鄧玉函口授.王徵譯繪.新安后学汪應魁較訂.刻工:黄惟敬
1、遠西奇器図説録最.王徵僅識.汪应魁的奇器圖説小序.卷第一及卷第二 ;
2、遠西奇器図説録最.卷第三.奇器圖后序(崇祯改元中秋日扬州府儒学训导武位中顿首并书)。
夸克链接:
丛林游客@九靈 #116825
遠西奇器図説録最(全六卷).明.口授:鄧玉函.譯繪:王徵.校訂者:新安汪应魁、吴怀古.辛未(1631年)秋日 西爽堂 重刻
1、遠西奇器図説録最1. 序(王徵僅識).奇器圖説小序(汪应魁).凡例;
2、遠西奇器図説録最2. 卷一 ;
3、遠西奇器図説録最3. 卷二 ;
4、遠西奇器図説録最4. 卷三.上 ;
5、遠西奇器図説録最5. 卷三.下 ;
6、新製諸器圖説6. 著:王徵.校:呉怀古 。
夸克链接:
丛林游客@九靈 #116825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三卷 ——> 遠西奇器図説録最(全二册) ——>遠西奇器図説録最(全六卷),
即:
武位中刻本(扬州) ——> 王應魁刻本(新安,刻工:黄惟敬) ——>汪應魁、呉懐古 刻本(新安,西爽堂 刻本,刻工:黄惟敬)。
上述3种刻本原色扫描本,均有了。
祖本应该是武位中刻本(扬州)。
丛林游客
九靈游客@丛林 #117234
我不能用夸克,这个西爽堂版本能否用百度网盘或者谷歌drive,微软网盘分享一下?谢谢!
丛林游客一、遠西奇器図説録最(全二册).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孟春关中泾邑了一道人王徵僅識.鄧玉函口授.王徵譯繪.新安后学汪應魁較訂.奇器圖后序. 刻工:黄惟敬;
链接:
pan.baidu.com/s/1Rw...g?pwd=1234
二、遠西奇器図説録最(全六卷).明.口授:鄧玉函.譯繪:王徵.校訂者:新安汪应魁、吴怀古.辛未(1631年)秋日西爽堂重刻.刻工:黄惟敬。
链接:
pan.baidu.com/s/1h9...A?pwd=1234
页面对比:
1、“凡例”中的第三、第四页,刻板对比:
前者:
后者:
2、《新製諸器圖説》(著:王徵.校:呉怀古),前者 :无; 后者:
最后2页,毛笔抄写的“連弩散形圖説”章节末尾有 “ 辛未(1631年)秋日呉氏 西爽堂重刻”。
丛林游客
九靈游客@丛林 #117612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文件已经下载,等我研究研究再说。
迟游客能不能再分享以下这几个刻本,链接过期了
丛林游客
迟游客@丛林 #117142
再发一下汪英奎本吧
丛林游客@迟 #122124
汪英魁刻本(新安)及 西爽堂刻本(新安,1631年),两种刻本,刻工都是黄惟敬。
其中:汪英魁刻本(新安)早于西爽堂刻本(新安,1631年)约2年。
你要的汪英魁刻本(新安),在:
《奇器图说》的各种刻本及其各研究文章的一个“包”中,请你认真查看。
alphazhan游客<!--eusoft-did-translate-comment-en-->郑振铎版本有没有完整版的??一直没找到。 哪位有的话可以发我一份吗?alphazhan@qq.com
丛林游客
丛林游客@alphazhan #150182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三卷. 钤“长乐郑振铎西谛藏本”、“长乐郑氏藏书之印”等印。
pan.baidu.com/s/1_y...Q?pwd=1234
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仅卷第一; 没有其他卷。
且听风吟游客@丛林 #121753
您好,请问能再发一下奇器图说的资源吗,链接过期了,谢谢
丛林游客各版本《奇器图说》及研究资料
且听风吟游客谢谢!
2dx游客@丛林 #165212
感谢分享~~~~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36 个帖子:1-36 (共 36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6 个帖子:1-36 (共 36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6 个帖子:1-36 (共 36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