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gsyrzjy游客一直有个印象,苏轼很流行,比如四库全书里收的苏轼书很多(7部?),而王安石的书很少(4部?)。苏轼的一些书信答问都传下来了,王安石的一些重要著作却失传了。
如果说以对传,苏轼的许多观点都不对,明显是随口趵谎,如“人道是”赤壁
如果说以错传,那也错不过王安石的《字说》错名之盛,但字说失传了
常常碰到苏轼,这又碰上了
答刘沔都曹书苏轼
轼顿首,都曹刘君足下。蒙示书教,及编录拙诗文二十卷,轼平生以言语文字,见知于世,亦以此取疾于人,得失相补,不如不作之安也。以此常欲焚弃笔砚,为瘖默人,而习气宿业,未能尽去,亦谓随手云散鸟没矣。不知足下默随其后,掇拾编缀,略无遗者,览之惭汗,可为多言之戒。然世之蓄轼诗文者多矣,率真伪相半,又多为俗子所改窜,读之使人不平。然亦不足怪。识真者少,盖从古所病。梁萧统集《文选》,世以为工。以轼观之,拙于文而陋于识者,莫统若也。宋玉赋《高唐》、《神女》。其初略陈所梦之因,如子虚、亡是公。相与问答,皆赋矣。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李陵、苏武赠别长安,而诗有“江汉”之语。及陵与武书,词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而统不悟。刘子玄独知之。范晔作《蔡琰传》,载其二诗,亦非是。董卓已死,琰乃流落,方卓之乱,伯喈尚无恙也,而其诗乃云以卓乱故,流入于胡。此岂真琰语哉!其笔势乃效建安七子者,非东汉诗也。李太白、韩退之、白乐天诗文,皆为庸俗所乱,可为太息。今足下所示二十卷,无一篇伪者,又少谬误。及所示书词,清婉邪奥,有作者风气,知足下置力于斯文久矣。轼穷困,本坐文字,盖愿刳形去皮而不可得者。然幼子过文益奇,在海外孤寂无聊,过时出一篇见娱,则为数日喜,寝食有味。以此知文章如金玉珠贝,未易鄙弃也。见足下词学如此,又喜吾同年兄龙图公之有后也。故勉作报书,匆匆。不宣。
------李陵《与苏武书》,苏轼铁口铜牙,断言为“齐梁间小儿所拟作”。
苏轼看不起文选,是因为他没看过文选。文选里另一篇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江淹正是齐梁间小儿,但他在宋时作此文说:此少卿所以仰天槌心,泣尽而继之以血也。这句正是李陵《与苏武书》中的引文,说明李陵《与苏武书》早在宋时就已广为人知,所以江淹在狱中引用名人名言为自己脱罪,如果引用伪书,岂不是罪上加罪?苏轼却说《与苏武书》是“齐梁间小儿所拟作”,那么苏轼与萧统相比,是谁最最“拙于文而陋于识者”?!下口之猛,非独清始
历史的吊诡在于:苏轼这样的人,却得了好报:他的一个好秘书,高球,当了太尉,三败梁山,安然渡过靖康之耻,儿子高官大将,好象还封王了(记不清了,也可能没有,也可能是侯)。他的一个儿子当了太监,梁师成,赐进士出身,累官至检校太傅,拜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时称“隐相”,天天向徽宗吹耳边风,说苏轼冤枉,于是苏轼的文章才慢慢解禁。他还有一个儿子当了道士,忘了名字,出入宫府,到处放风说苏轼是天仙下凡,招惹不得,赶快从奸臣碑上把名字抠下来。
结果呢,王安石、苏轼活着的时候,王安石赢了、苏轼输了。两个人死了,王安石继续赢20年、苏轼继续输20年,因为徽宗、蔡京一方面继承了苏轼的吃喝玩乐,任用苏轼的人,另一方面继承了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对苏轼的作品采取更加严厉的封禁。
然后呢,王安石输了,因为忽然亡国了,亡国的责任自然落在王安石的改革派和改革政策上,而苏轼自然在南宋得到解放
but南宋可没改革,可是南宋也亡了,南宋灭亡的责任该落在苏轼的身上了吧?但是没人这样算
大家继续骂王安石,几百年后冯梦龙还在开王安石的涮。再过几百年,金庸还在《天龙八部》里编排王安石的不是
但是没人骂苏轼,一直没有,这是为什么?
gsyrzjy游客ps发现江淹引用李陵,是下面这篇论文的功劳,不冒美
又可见 假学术为祸之烈,真学术反攻之慢
苏崇鹂游客居然看到这个老帖子,史学素养有待加强啊,引发了我论坛时代的胜负欲。
①苏轼之所以名声盛隆,亦如王羲之、李白。
试想一下你现在是个画家,画一幅画,本来就上等水平,又为当代推举、价格高昂、争相购买。死了之后一千几百年,由上至下都推崇备至,画作价格历代都高拱若秘珍。然后这一千几百年来的画家都是学你的画,他们的老师的老师也是学你的画,他们的老师觉得你的画很好,甘为“青藤门下一走狗”,他们的祖师也认为一身画功是受了你的恩惠。那么后来人还会说他不好吗?打自己祖师的脸就是打自己的脸。
②苏轼的存世文献其实相较于北宋,极少。
首先乌台诗案就烧了很多,后面流放岭南,很多新著作都没法北传。当时京都的人一旦抄到苏轼的“海外”新作,卖得很贵。什么意思?就是说苏轼在活着的时候,名声已经昌盛无比,这时候王安石也还活着,唐宋八家里一堆大牛都还活着。再后来司马光当政时期,抨击王安石、打压苏轼,王苏二人的很多著作都遭到禁毁。徽宗、高宗时期很喜欢苏氏诗文,才逐渐恢复流传、刊刻。很多专业著作,还是属于孤稀本,所以现在很多“传·苏轼作”,真伪不知。
另外,在蔡京时期,什么王安石什么司马光什么苏轼,那些人都是死去的政治筹码罢了,这几百号人的著作,被禁绝的最严重的是这个时期。
③【历史的吊诡在于】这段话后面的事都跟苏轼无关,人都死了,怎么出台政策?
之所以后人拿苏轼出来,是利用他生前的名声“群众基础”,更重要的是徽宗爱搞艺术,觉得旧臣很牛逼,徽宗给苏轼的谥号叫“文忠”。虽然比千古文人心中的最高评价“文正”还差了点,但也很难了。生前有群众基础,死后,对付皇帝的“投其所好”。这种待遇唐宋八大家的其他人都差了很多。所以可以说徽宗早期苏轼的名声、刊作有一定恢复,仅此而已。
④苏轼与王安石并不是敌对关系。
苏轼不满王安石的激进政策,受不了中央大佬的两派斗争,所以拍屁股跑了,跑到苏杭这些有钱的地方,实际就是怕了党争,跑地方享受去了。结果到地方上管不住嘴,还爱写诗,嘴又碎又大,惹毛了中央大佬,你不是名声昌隆么?你不是诗词写得好么?就整你,搞文字狱,这波苏轼差点就凉凉了。
本质上是大象打架蚂蚁遭殃,难道京都打得火热的两派真的很重视一个毫无势力地方官?没有势力照看、又名声昌隆,拿他做文章而已,不需要效果大,但是好用。不管哪一派做什么都是“集体意志”。古今都喜欢宣传成,苏轼个人对王安石政策的不满,导致相害,属实是民间爱好的“传奇色彩”,而不是政治家需要的“政治素养”。
实际上最后推翻王安石成果的是司马光一党,苏轼只有群众名声,有什么势力?苏轼不满司马光一党完全推翻王安石的政策,所以中央再次待不下去,不站队就要滚蛋。
苏轼与王安石的相互嘲讽主要在诗文上,这种文人相轻很正常,有时会发展成“雅好”。都是同时代的人,你个糟老头子,凭什么不能瞧不起你。但是同时代学富五车,能够在诗文上理解苏轼的恐怕也就王安石了。南宋的很多笔记记载这些王苏相爱相杀,其实就是相当于“宫禁秘闻”“吃大佬的瓜”
⑤【苏轼看不起文选,是因为他没看过文选。】苏轼看不起文选有可能,苏轼没看过文选不太可能,文选就是“高考名家范文”是唐宋读书人的畅销书。苏轼说:这本文集里面的某某篇写得跟鸡蛋一样臭,不像是那个朝代的文章。就相当于我们说“就这?还高考满分作文?”往轻了说叫文人相轻,往重了说叫文献真伪的个人判断。
从学术角度,这叫不可证伪。难道谁能证明,萧统所收汉代的文章是真货?反之也不能证假。学术界的规矩,当不能证明为假,姑且认为真。但苏轼在书信跟朋友说某某文章是假的,更像是一种私下口嗨,而不是严肃的论文批驳吧?
萧统的南北朝跟李陵的西汉差了500年,亦如今日编辑明人文集,说:这篇文章确实是明代某某写的。
苏轼又跟萧统差了500年,亦如今日研究明人文集,说:现在看到的这篇传为明朝某某的文章写得很烂,不像明人文章。
⑥王安石的名声问题
王安石在有宋一代名声就臭。因为王安石是改革先锋,顶着火力跟政敌狂喷的,首当其冲。但是当年他们之间喷了什么谁又记得了?非专题研究写个五六本书,搞不清楚。但是人人都知道王安石当时火力很猛,所谓“拗相公”,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政治上得罪了很多人,是名声臭的根源,民间以“拗相公”传扬,倒是有一点传奇色彩,折服其人格魅力。古往今来,一定是这个性格怪咖得以传名,例如“强项令”董宣,“拗相公”王安石,“司马牛”司马光......名声一定是民间传的,但好坏一定是敌我势力的强弱胜败。民众只关心吃瓜调戏,名声越怪越好。
王安石的名声在北宋时就很臭,别人就想安安心心混一下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和和谐谐。你非要去改革,这不把大家都得罪了吗。结果你王安石一派火力还很猛,别人不怕吗。政治上斗不过王安石,还不能泼脏水?名声自然就臭了。两派攀咬,也就王安石坚如顽石,顶得住对面的火力。对面的欧阳修,年纪又大,还被别人传他爬灰,立马就怕了。
南宋的很多笔记,记载的王安石形象其实还是记录他“狡诈”“精明”“顽固”“不知情趣”的形象。当年的改革,南宋人也不愿提及。就是说北宋以后,王安石在民间津津乐道,但是政治上是一种“党争符号”,唯恐避之不及。
⑦王安石的著作流传
王安石是有一套宋刻文集的,之前有拍卖,现在似乎是个人收藏?为什么王安石著作流传不多?跟苏轼一点关系都没有。前言,王安石本身名声就臭,为政敌打压抨击。神宗之后,在政治上还是一种禁忌,王安石平生著作又多涉政治。谁愿意刊刻他的文集?不在历次禁毁中消灭光就算不错了。
苏轼这种非斗争中心的,都因为炮火殃及,流传著作杂七杂八。身处斗争中心的王安石就更不用说了。另一个身处斗争中心的司马光,著作也是一个样子,真伪相杂,善本不多。
而且苏轼有苏门六君子,就是学生多,帮着收集残存的文献。王安石哪来的学生?改革正盛,都是学生,改革失败,避之不及。一个不多涉政治的文坛宗主,一个斗争中心的政治强人,他们著作的流传,自然差别很大。很合理。
王安石以前虽然党争激烈,但还是比较体面,祖坟著作也没多大事,王安石以后的就都撕破脸了
就像明朝严嵩一家著流传也比较受制,一切都非常合理
小透明游客好久没看到这么“论坛式”的刀光剑影了。作为一般吃瓜群众,也来插几句嘴,不知可否
以我的看法,楼主所说的 王安石输赢,和苏轼的比较不是很恰当,苏轼自从入仕一来一直在凤翔,黄州,杭州 等地为地方为地方父母官,每次进中枢,不久都会被贬下来,说好听是贬,但其实书上到处都已说明,是【自求外任】。虽然都会加一大堆话术来圆场,比如苏轼受到王安石一派的排挤,受到司马光一脉的陷害云云。
但归根到底,在朝为官,虽然不能像王安石一样 强硬到刚愎自用,难道如苏轼这样,急流勇退就算正确了么?从这一点上看,苏轼已经败了,根本没有赢的前提。所以我觉得 楼主所谓,王安石和苏轼的成败比较 是一种逻辑混乱的结合。
其次,我个人很喜欢苏轼的诗词,也经常翻看东坡文集,随口都能说几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 脍炙人口,而且不单单是如此,很多成语俗语也有有苏轼的影子,比如增广贤文有句,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前半句来自于苏轼的“人生不满百 一别费三年”
但是翻看,王文公集,就几乎很难看下去,很多讲道理的句子,虽别有滋味可循,可语不通俗 不达远,何况王安石,毕竟代表一个激进的政治家的形象,试想古人基于身份,即便很喜欢王安石,也不敢轻易去推崇,而苏轼就很保险,又大众化,又能显示一般品味,如此之下,苏轼的知名程度自然要高。是合情合理的。
天涯游子君莫问游客吴起,李悝,乐毅,商鞅,孙武,伍子胥,屈原,孙膑,田忌,淳于髡,晁错,贾谊,卫霍,魏征,范文正,狄武襄,岳武穆,张太岳,袁督师。。。在默默地注视着临川。。。
话说,你半山动人家的奶酪,砍人家的韭菜地,人家能不骂你吗?骂你都是轻的,弄死你的心都有哇。
还是寿张县令黑旋风李大哥说的好啊,你家皇帝姓宋,俺家果果也姓宋,你家坐的,凭什么俺家果果就坐不的。
汤武表示,对李大哥这话深以为然。
嗯,眨巴眼又是一个轮回。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