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苏崇鹂游客请问,有没有办法找到现存于日本彦根城博物馆的《琴用指法》。
详情请见: www.sohu.com/a/311...161_723051
如果没有,也请各位大佬留意一下。这唐抄本太重要了,一百年来国内基本不见原本
未曾管理员感谢推荐,查了一下未见彦根城博物馆公开此藏品
留意备查
穷达以时游客
后学游客
穷达以时游客
穷达以时游客不过听说国内有两家出版社都计划在2023年出版此卷子,可以期待一下正式出版物。
人类游客
垤进游客@苏崇鹂 #6291
推荐《碣石调幽兰第五之研究》山寺美纪子著,此书2021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在京东网站提供的目录中可见第三章是对彦根城博物馆藏《琴用指法》的研究,附录中也有,我并未购买,所以不清楚是否有高清彩图
崇鹂游客@垤进 #100971
刚出的时候我在孔网看到过一本,我请那个商家帮我翻一翻有没有《琴用指法》的高清图,他好像说有一部分,就是没放全。
山寺美纪子是日本人里对这两张卷子研究得很深的,也在日本学界不断强调这两张卷子的价值。她这本著作估计有很多我尚未了解的知识点,但估计也只是在谈《碣石调幽兰》这个谱子如何如何好而已,她这个书好像卖160块左右。我囊中羞涩。
香港一个叫张世彬的学者在70年代对《碣石调幽兰》《琴用指法》已经作过研究,有结集,港中大出的,我们这边很罕见。估计近些年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这些学贯中西的大牛早就将这两份卷子摸烂了。更早在五六十年代,北京管平湖等诸琴人复原《碣石调幽兰》时也有一个《幽兰研究实录》鉴于民国以来众大师深谙琴学,或许他们那时的剖析工作,已经把这些卷子研究得差不多了。
所以鉴于以上几点原因,我对于山寺美纪子的著作,还是忍住了没买
《琴用指法》卷子,@穷达以时 朋友已经在半年一年前赠送了我一份,所以我已经有了,谢谢您的关心。
不过这是他和他的伙伴向日本彦根城博物馆申请的,好像花钱了。属于非公开资料,赠送我时,我感觉要忍住分享,不私下传播,以免倒几手后,给大家带来未知的、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我申请的文献,到时倒几手印刷机器都印烂了,我罪过就大了)所以没在本站再提这个事。
炁游客研究文獻可以,學琴還是減字譜吧,沒人用文字譜幽蘭學琴了
崇鹂游客@炁 #101000
确实,现在一般人不用,琴界是以民国管平湖复原的版本、用他的减字谱为准的,能够弹到他们的程度,此生也无憾了。录音也多,也好用。而且《碣石调幽兰》这个曲子是大曲,能弹半个钟,跟《秋鸿》《广陵散》这种几十段的曲子一样,全弹下来极度疲惫,平常他们弹也弹个节本而已
这个《碣石调幽兰》的谱子是南朝的传本,他的文字谱,相对于后世减字谱,只是“更繁琐”,一个字能说清的事,他老老实实的用一段话去描述。所以现在的人也能读懂,并不是很难的事。最大的问题在于指法名称的变革,即同一个指法名称,有可能过去的含义(弹法)跟现在不同,包括确定节奏等问题,就是各宗师争论的焦点。但这种确定不了的指法是很少的。
文字谱的历史可能在战汉(或西周)至唐代曹柔创造减字谱这段时间,出现减字谱之后,唐末至宋元的减字谱又经过规范改革,到明中后期以后,减字谱又进一步的规范简化。所以用现在的减字谱解释南朝的谱,未必完全契合,这时候就要在《琴用指法》《永乐琴书集成》获取的南朝、唐朝、宋朝,例如北魏陈仲儒、唐代赵耶利、唐代陈拙、两宋则全和尚等人的指法解释。
崇鹂游客《西麓堂琴统》这部书,在我心中是和《神奇秘谱》《风宣玄品》并列的“三古”之一,是很珍贵的。他收录的东西有宋谱、元谱,但确实有明谱,例如他收录的《广陵散》就有甲乙本,前辈研究认为其中一个是宋元古谱,另一个是明人的东西(应该没记错)。
总而言之,其历史定位跟《神》一样在元明之间,他收录的这种《幽兰》也是明清两代几百年琴人的用谱,可能是古代《幽兰》曲的众多传本之一,但清末在日本看到《碣石调幽兰》以后,就很少弹这个了,虽然都叫《幽兰》但不是一回事。
现代人是弹的《碣石调幽兰》谱本,录音如下:
琴用指法“孔夫子旧书网”有游客
琴用指法“孔夫子旧书网”有游客琴用指法“孔夫子旧书网”有售。
terry游客@垤进 #100971
《碣石调幽兰第五之研究》只有一小段图像,但作者对抄本做了非常详细的考证和整理,书里提到原卷可能是不太懂古琴的人抄写的,故错误非常多。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