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老杨游客www.dpm.org.cn/colle...34546.html
如上链接,不知道能否下来高清图啊!感谢!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白纸镶边剪裱本,共26开,每半开纵20.9厘米,横13.9厘米。
唐碑,魏徵撰,欧阳询书,碑额篆书,碑文楷书,24行,行50字。碑高2.44m,宽1.18m。贞观六年(632年)六月立于麟游(今在陕西宝鸡东北)九成宫。今石尚存,但经剜凿,损泐过多,已非原貌。故宫藏北宋拓本为高士奇、赵怀王所藏明驸马李祺本,碑文第三行“云霞蔽虧”的“蔽虧”二字完好(见第五开),“长廊四起”的“四”字完好(见第四开),为现存善本之最。
九成宫是隋、唐帝王避暑的行宫,隋称仁寿宫,贞观中改称九成宫,永徽间又更名万年宫。碑载:贞观七年四月唐太宗到此,“曆覽台觀,閑步西城之陰,躊躇高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湧出。乃承以石檻,引爲一渠,其清若鏡,味甘如醴。”说明了醴泉的由来。铭末曰:“黃屋非貴,天下爲憂。人玩其華,我取其實。還淳反本,代文以質。居高思墜,持滿戒溢。”颂中有劝,是魏徵对太宗的谏语。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正如郭尚先所评:“《醴泉铭》高华浑补,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因此千余年来,此碑成为人们临习楷书的范本。
宋欧阳修《集古录》、洪适《隶释》,清阮元《汉延熹西岳华山庙碑考》,朱文钧《欧斋石墨题跋》,张彦生《善本碑帖录》,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等书著录。
老杨游客digicol.dpm.org.cn/cultu...038;page=1
这个是高清地址,感谢感谢!
崇鹂游客故宫的碑帖,没有大图的就是没有高清件,一般来讲宋拓本都是没有放出来大图的。有时有一两张大图,可以根据链接推测出全本。
具体到这本,只放出三四页、只放出小图,其实就是最高级别的限制,就是说故宫方面认为这是故宫藏宋拓碑帖里尤其重要的一部,事实上也是历来出版印刷的大头。所以看似能下,其实不全,不能下载的。
www.dpm.org.cn/colle...34547.html
↑九成宫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宋拓本(明库装本、一直深藏内府,历代极少提及,最近才开始重视的版本),限制等级同样。而且李祺本印刷很多了,虽然精印比较少,库装本更是一直没项目,都没有印过。反正书坛没有好事者去提,故宫也当没这回事,他们也不需要靠这点小钱过活。
链接:pan.baidu.com/s/1I5...w?pwd=joom
我搜我的网盘有这两个,你姑且看看吧
老杨游客原来与出版利益有关啊!文件收到,谢谢啦!
cantriP游客@崇鹂 #94197
故宫出过欧斋石墨系列里的宋拓九成宫应该就是这本吧
崇鹂游客
崇鹂游客其余“南宋拓”和“明拓”都接近原价,独独这本“宋拓”的炒高了,一时不察估计会买错
fwsh游客@cantriP #94221
不是。
cantriP游客@崇鹂 #94241
故宫据说有三本北宋拓九成宫,最出名的李祺本、这本内库本、还有个被称为海内第一的胜芳王氏本,欧斋系列大部分都缩小印了,这本内库本也是如此,而那本胜芳王氏本应该都没有完整印本,零星出现过几页印制品里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