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2 个帖子:101-112 (共 112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11293 回复 ⚑举报 

    书格铁粉
    游客

    @光 #111156

    这玩意只有买下来才能知道是第几版啊

    @111626 回复 ⚑举报 

    游客
    @111627 回复 ⚑举报 

    游客

    @书格铁粉 #111293

    中他先发版权页看看应该可以的

    @111698 回复 ⚑举报 

    书格铁粉
    游客
    @111984 回复 ⚑举报 

    信而好古
    游客

    本人今日偶然翻阅南怀瑾先生著作《易经与中医》一书,其中有这样一段,原文摘录如下:

    在《礼记》中有一句话:“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许多人以为,这个医家要三代做医生,才能请他治病。

    其实这个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一)《黄帝内经》,(二)《神农本草经》,(三)《太素》(脈理)。

    精通这三项,是做医生的必备条件。所以,不通三世者,不能算是医生,不能服其药。

    《太素》所讲求的,完全是气脉的问题,在宋、明以后,懂得《太素》的,称为三指禅,不但在摸脈以后,能了解病人的病情,并且可以了解其人的穷通富贵。脈理真是一门玄而又玄的学问,难怪称这些人为“三指禅”呢。

     

    本人之前在本帖发表评论时引用“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时对这句话意思理解有误,并且因为记错说成了“医不三世不治”,在此一并更正,并非常感谢@德德 #106150这位老师的指正。

     

    @112028 回复 ⚑举报 

    书格铁粉
    游客

    @信而好古

    分享一下我看自学中医一书吧!书中从始至终一直提到,药证,方证相合基本就可以做到药到病除。根本就不需要去把脉。随着诊治患者增多,腹诊也被提出来了。记性不好大概记住了这么多!另外书中也提到了一个思路就是日本的汉方家,对伤寒论研究的贡献!包括诊治思路,腹珍就是他们提出来的。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忽略其他指征。以腹珍为开方依据。想想外国人研究中国的东西结果做到了大师级。他们一些诊疗方式或者一些书籍有可能是自学中医一条捷径

    @112059 回复 ⚑举报 

    信而好古
    游客

    @书格铁粉 #112028

    对于你说的这些我还不了解,不能评判什么,不过我觉得把脉是必须的,脉理必须要精通,如上面所说学中医必须要精通三世,要博古通今,不要想着走捷径。

    @112557 回复 ⚑举报 

    游客

    @书格铁粉 #112028

    @信而好古 #112059

    很多土方,药对症都可以做到药到病除!同一种中成药,不同生产商的效果也不同,应该是药材产地和炮制直接影响了药效!

    @112604 回复 ⚑举报 

    书格铁粉
    游客

    @光 #112557

    不止土方经方也是如此!给我感觉就像是一位武林高手,刚开始追求的是招术的繁杂,可是学到最后化繁为简。最后就是证,方。脉诊,腹珍。

    @112726 回复 ⚑举报 

    游客

    @书格铁粉 #112604

    相信只要做到对症的方,就可以药到病除!望闻问切,望闻是上工!这也得非下一番苦功夫博取众长不可!

    @116213 回复 ⚑举报 

    小小
    游客

    能否再次分享,谢谢!

    @125738 回复 ⚑举报 

    叮个大包
    游客

    链接失效 大师能否再分享下链接

正在查看 12 个帖子:101-112 (共 112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2 个帖子:101-112 (共 112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民国稀见医书-名醫心得叢輯 第1集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