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collector分享
- 作者帖子
collector游客複製自國立北平縮微
四书游客能转格链接吗,打不开,谢谢!
青风游客感谢分享
公子旷游客清晰度好高
guozibaba游客@collector #99051
感谢共享。
资料补充:晚明安世凤《墨林快事》研究_齐盼
目前所常见的传抄本有两种,一种是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清抄本,另一种是台湾省图书馆所藏抄本。台湾省图书馆于1970 年出版了《艺术赏鉴选珍》系列书籍,其中有《墨林快事》台湾省图书馆藏抄本影印本出版,分为上下两册。后来齐鲁书社1995 年出版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系列中收录《墨林快事》清抄本,是根据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影印。
台湾省图书馆藏抄本为藏书家文浚所收藏。前有安世凤自序一篇。序言页右下角有朱文印,印文为“醴陵文浚读有用书斋藏书印”,据《醴陵县志》记载:“文浚,字雪吟,一字哲卿,世居邑北石羊,前清奉政大夫麓溪之子也。……匾其学舍为‘读有用书斋’,湘潭王闿运跋其额。”[1]而目录页中亦有“雪吟所得”、“文浚之印”两方白文印,卷一首页右下角有白文“醴陵文雪吟珍藏印”。
台湾省图书馆藏抄本较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抄本不论是抄写的字体还是排布的格式都更为精美,文字也更加清晰、舒朗,内容较为完整。而且两书的内容相互对校,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中讹误、错简等较多,如台湾藏抄本序言中的落款出现在北京国图馆藏抄本第二卷末《石鼓文》一则后,且其后少一则《石鼓文谱》跋文。安世凤,万历年间进士,于《明史》中无传,著有《燕居功课》、《诗批释》、《墨林快事》、《尊孔录》等。在《墨林快事》序言落款处,安世凤记曰:“崇祯庚午中元日,七十三岁老人安世凤书。”[1]可见安世凤活动范围在晚明时期。《墨林快事》共十二卷,内容是安世凤为所见三代至明古器物、书刻、墨迹等所作跋文。
题跋类文体是从宋代开始出现的文体形式,这种文体形式往往精简,却又不乏极具价值的内容。在书家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题跋文体,将自己的书学思想、审美观念等表达出来。如在苏轼《东坡题跋》、黄庭坚《山谷题跋》、朱熹《晦庵题跋》等题跋类文献中,都蕴含作者的书学思想。
到了晚明时期,私人书画鉴藏活动兴盛,鉴藏规模之大令人惊叹,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如嘉兴项氏家族、苏州文氏家族、松江的董其昌等,他们不但有丰富的收藏,而且还精于品鉴。与此同时,有关书画收藏、品鉴的著录、题跋类文献也随之大量产生。如文徵明《文待诏题跋》、王世贞《弇州题跋》、孙鑛《书画跋跋》等。
安世凤《墨林快事》是晚明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部艺术题跋类文献,此选题拟从文献学与书法理论的角度,对安世凤及其《墨林快事》进行研究,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安世凤《墨林快事》的关注很少,当代只有张洪海在《诗经》评点史研究中将安世凤《诗批释》纳入研究范围,另有台湾学者吕妙芬与林峻炜对安世凤《尊孔录》中的儒学思想进行研究。并且前人对于安世凤的记载并不多,我们很难通过前人的记载对安世凤生平、书法交游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是通过安世凤《墨林快事》中所记录的有关书法交游、书法收藏等信息,比如在第十二卷中记录的与屠隆等四明人士的书法交游活动,是对安世凤生平、交游等进行研究发现的关键信息。其次,《墨林快事》共记录跋文七百则,内容颇为丰富,并且在跋文中,安世凤记录了自己的书法收藏。晚明时期,书画收藏的大家大都集中在江南地区,同时这些收藏家也被大家广泛关注,比如项氏家族、文氏家族,以及董其昌、张丑的收藏也十分丰富。目前并没有人对安世凤的书法收藏进行研究,《墨林快事》对安世凤的书法收藏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梳理与发现。最后,《墨林快事》作为一部较有代表性的书画艺术题跋类文献,尤其是书中多以书法碑刻、法帖、墨迹题跋为主,其中很多跋文中的内容都表达出了安世凤的书学思想。安世凤虽在书法史与书学史中并不著名,但是他的书学观念如崇古、师古、书法评骘标准等都在《墨林快事》中展现出来。那么从书法理论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墨林快事》的整理,研究安世凤的书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此看来,安世凤《墨林快事》作为晚明书画题跋类文献的较有代表性的文献之一,通过对于这部文献的深入、系统研究,进一步全面认识晚明书法理论文献的整体面貌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 作者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