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四氣含和圖冊撰自 未曾/2025年03月24日/7 評論此《四氣含和圖》冊由清代錢維城繪。全套分上下兩冊,各十二開,作者以沒骨折枝法畫法描繪四季花卉,包含:梅花、杏花、海棠、梨花、牡丹、薔薇、萱花、石榴花、木芙蓉、桂花、月季花、水仙、臘梅等二十四種(每季六種)。每開並附乾隆帝題詩。此畫冊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明代, 社會科學類 新刻江湖歷覽杜騙新書撰自 未曾/2025年03月13日/4 評論此《新刻江湖歷覽杜騙新書》由明代張應俞著。全書共四卷(每卷前有版畫插圖一幅),將八十二則關於江湖騙人與防騙故事匯編成二十四類,並在每則故事末附按語評論。此書可能是中國第一本以「詐騙」為主題的短篇小說集。此為明萬曆時期書林存仁堂陳懷軒刊。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哲學類, 宋遼金, 經部 書集傳撰自 未曾/2022年11月01日/11 評論《尚書》(原稱《書》)為先秦時代政事文獻的匯編。按朝代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因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此《書集傳》由南宋學者蔡沈撰。全書共六卷,其内容是以程朱理學思想為基礎内核對此前《尚書》學的系統集注。前附綱領、書圖。此為明正統十二年司禮監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元代, 繪畫, 藝術類 賢后事跡手卷撰自 未曾/2025年03月08日/暫無評論此《賢后事跡手卷》卷題作元代王振鵬繪。畫卷分為十段描繪從周至宋代,歷史上十位賢德后妃的事跡。她們或因能從旁規諫皇帝缺失,或因能愛民聽政,而留有賢名。每段以台閣界畫景,搭配人物畫追寫故事場景,後以楷書將其事跡題識在旁。此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清音薈景圖冊撰自 未曾/2025年01月28日/暫無評論此《清音薈景圖》冊由清代董誥繪。全冊共二十四開,畫冊以四季為主題。用二十四個詩情畫意的文人景致,表現了春夏秋冬各自的美,始於:春原牧笛、萬林香雪。終於:歸鴉晚照、臘鼓迎年。也暗含作者追求自然、清幽的生活情趣。每幅均有清嘉慶帝題跋。此冊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應用科學類, 明代 園冶撰自 未曾/2025年03月03日/2 評論此《園冶》是明末計成所撰的一部園林藝術理論專著。全書共三卷,主要内容為興造論和園說兩部分,主體園說,又分為相地、立基、屋宇、裝摺、門窗、牆垣、鋪地、掇山、選石、借景共十篇。並繪製了兩百餘幅造牆、鋪地、造門窗等的圖案。此為明崇禎七年刊本(孤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卷撰自 未曾/2025年03月02日/4 評論此《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卷》由清代宮廷畫師徐揚繪。清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罕見天象。因恰逢新年元旦,作者奉命繪圖紀錄用以稱頌皇帝德政。畫卷描繪了京城的觀象台、胡同門樓以及冠飾品服、交通工具、商店鋪面等豐富形象。此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明代, 語言文學類, 集部 東坡養生集撰自 未曾/2025年02月26日/4 評論此《東坡養生集》由明末王如錫編纂。全書共十二卷,收錄蘇軾關於飲食起居、食療養生的詩文雜著及同時代人相關記述一千多篇。按主題分為:飲食、方藥、居止、遊覽、服御、翰墨、達觀、妙理、調攝、利濟、述古、誌異。此為明崇禎八年序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履端紀麗圖冊撰自 未曾/2025年02月12日/暫無評論此《履端紀麗圖》冊由清代董誥繪。全冊共十二(圖十幅)開,應為嘉慶十一年歲末新春的應景之作,依次描繪了:萬國朝正、豐鄉賀歲、農祥晨正、迎氣東郊、雲開三素、庭院嬰嬉、屠蘇歡飲、晴溪解凍、暖風挑菜、慶節華燈。每幅均有清嘉慶帝題詩。此冊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語言文學類, 集部 笠翁對韻撰自 未曾/2025年01月29日/9 評論此《笠翁對韻》是清代李漁(號笠翁)編撰的關於對仗、用韻的啟蒙讀物。全書按平水韻平聲三十韻分編,分上下兩卷,每卷十五韻部,每個韻目之下各有二到四則對文。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此為琅環閣藏板,清光緒十八年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清代, 社會科學類 海上煙花瑣記撰自 未曾/2025年01月15日/2 評論此《海上煙花瑣記》由清代浪遊子輯。全書共四卷,收錄晚清上海地區風月場所用到的詞語二百條,内容涉及青樓人物稱謂、陳設名物、行話規矩、娛樂項目等等。可看作當時冶遊上海煙花之地的指南手冊。亦可從中了解當時的行業風情和社會面貌。此為清光緒三年序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無量壽佛會慶圖冊撰自 未曾/2025年01月12日/一條評論此《無量壽佛會慶圖》冊由清宮廷畫師繪製。全冊共十四開(圖十二幅,左圖右贊)主題是佛教人物典故,依次為無量壽佛、燃燈受記、釋迦降生、雪山修道、給孤布金、劫缽功高、楞迦說法、海洞潮音、龍宮默識、文殊師利、普賢萬行、達摩東渡。此冊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