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读书人游客再生仪为契丹传统习俗,《辽史·国语解》曰:“国俗,每十二年一次,行始生之礼,名曰再生。”《辽史》将之归于嘉仪,内容如下:
凡十有二岁,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择吉日。前期,禁门北除地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舆。在再生室东南,倒植三岐木。其日,以童子及产医妪置室中,一妇人执酒,一叟持矢箙,立于室外。有司请神主降舆,致奠。奠讫,皇帝出寝殿,诣再生室。群臣奉迎,再拜。皇帝入室。释服、跣。以童子从,三过岐木之下。每过,产医妪致词,拂拭帝躬。童子过岐木七,皇帝卧木侧,叟击箙曰:“生男矣。”太巫幪皇帝首,兴,群臣称贺,再拜。产医妪受酒于执酒妇以进,太巫奉襁褓、彩结等物赞祝之。预选七叟,各立御名系于彩,皆跪进。皇帝选嘉名受之,赐物。再拜,退。群臣皆进襁褓、彩结等物。皇帝拜先帝诸御容,遂宴群臣。
这种风俗与汉人迥异,但是带有命理趋避的影子。十二岁便是一个本命年,契丹君主提前举行再生礼,似乎为了禳解灾祸。只是不知道现代哪里还有这种习俗的遗留?最奇怪的是,契丹人为啥要用“倒植三岐木”作为礼器,还让其行礼者钻过去?“三岐木”应该是一种分叉的树枝,这种礼器有什么内涵或依据吗?
guozibaba游客@读书人 #113607
太专业,建议找找相关专业文章。
转文章里的描述:[1]石森,姜维东.契丹民族再生仪浅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1期):75-78.
《辽史》记录再生仪细节过程非常详尽, 兹不多叙。从中可看出, 参加者除了皇帝外, 还有七叟、童子、产医妪、执酒妇、太巫、君臣等, 道具则有三岐木、神主、矢箙、酒醴、襁褓、彩结等。在道具里, 三岐木的象征作用非常大。《辽史·礼志》载:“在再生室东南, 倒植三岐木。”“以童子从, 三过岐木之下。”“童子过岐木七, 皇帝卧木侧。”这都说明三岐木是再生仪式中重要的道具。在契丹的传统重大祭祀中, 树木是必不可少的道具。如在其瑟瑟仪中, “又翼日, 植柳天棚之东南, 巫以酒醴、黍稗蔫植柳, 祝之”, 更是以射柳的形式祈雨。礼仪中对树木的运用与契丹民族的自然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树木是其自然崇拜的对象之一。在契丹人眼中, 自然诸神都具有人格化的特征, 树木也不例外。他们认为树木象征着繁衍与生命力, 而再生仪中皇帝由三岐木下通过, 后卧木侧就如刚刚出生的婴儿依偎在母亲怀中一样, 寓意生命的重生, 与过去截然不同, 而新生命是神明赋予的, 更具有神秘的色彩。
读书人游客@guozibaba #113611
这些论文我刚刚检索过,作者也没有讲明为何用“三岐木”,如果为了方便行礼者经过,完全可以用二叉树。
guozibaba游客@读书人 #113613
两根不好立在地上吧。瞎猜。
小朋友游客楼主可能对三岐木理解有误。倒植三根分杈木(两杈),不是倒植三杈木。按岐本山、地之称。因山分两枝故名。本从山、从枝,减为从山、枝省。地名作(支阝),可与歧同,两分、分支义。《释名》“物两为岐”,岐旁、岐路、岐木构词法相同。古汉语通、同有别。通则假借,同多转注。而转注中的音转,多因先有意寄于声而后赋形于字,如愋谅、元亮,裴回、徘徊,岐路、歧路是,模声而已。
guozibaba游客@小朋友 #113620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公子旷游客十二年为本命年,至今各地都有穿红的习俗。北大张帆教授有一节讲座课:中国古代的本命禁忌。其中提到了这类风俗的兴替。
读书人游客@小朋友 #113620
如果是三根分叉树木,也可以说得通。但是似乎古代有此名词“三岐木”。
一切经音义(唐)釋慧琳。撰·大寶積經第九十二卷
三拒木(音巨,亦曰三岐杖。长二尺许,一头如橛,一头有三股,股长三二寸。随身道具,用承水瓶。案西国净行婆罗门,皆其遵奉围陀戒行,每持瓶洗净,涤除形秽。以此三拒木插于地,于歧上横安水瓶,令涓涓自承,以洗手也。彼国学士游方访道者,持三歧木、瓶、钵随身也。)
諸經要集20卷 諸經要集卷第七
城中大薩薄婦,容貌端正,世間少雙。其婦常以三岐木頭擎鏡,照面自覩端正,便起憍慢,深自愛著。夫甚敬愛,將共入海,海惡船破没。
(光緒)吉林通志122卷圗1卷,(清)長順修(清)李桂林、顧雲纂
糠燈,俗名蝦棚,以米糠和水順手黏麻稭(逆手黏則不可燃),曬乾長三尺餘,插架上(以三歧木爲架鑿空其端横糠燈於中),或木牌(削木牌鑿數眼於上,懸之梁下),光與燭等。(《柳邊紀略》)
xiaopengyou游客網上的一篇文章:
扬之水先生《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中《立拒举瓶》一文介绍了“三歧杖”一物,很引人兴味。
collection.sina.com.cn/wwzx/...l?from=wap
文章內的新安西晋墓出土鎏金铜三歧杖,不知與LZ提的三岐木有關?
@guozibaba #113626
如是的話,先生厲害!
guozibaba游客@xiaopengyou #113629
也可能是一棵树,分了三个叉。毕竟找这样的树木,对这些人很容易。纯瞎猜。
读书人游客@xiaopengyou #113629
契丹人受到佛教的影响,再生仪式也许和此物有关。
恩县布衣游客我理解应为三根分杈,否则三过歧木怎解?
福禄寿游客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改八字,该材料价值极高。
福禄寿游客@恩县布衣 #113640
如果是三根分叉的树木,那么为何要选三根呢?
玄玄烂柯游客三岐木有点象我们苏南地区用稻草竖起的三叉(名称似乎叫做三灯火),然后点燃,然后人跨过去,经常在婚丧仪式上看到。
福禄寿游客@玄玄烂柯 #113667
能否上传一张示意图?愿闻其详。
小朋友游客1、《辽史·礼志六 》所言:“善哉,阻午可汗之垂训后嗣也。孺子无不慕其亲者,嗜欲深而爱浅,妻子具而孝衰。人人皆然,而况天子乎。再生之仪,岁一周星,使天子一行是礼,以起其孝心。夫体之也真,则其思之也切,孺子之慕,将有油然发于中心者,感发之妙,非言语文字之所能及。善哉,阻午可汗之垂训后嗣也。始之以三过岐木,母氏劬劳能无念乎。终之以拜先帝御容,敬承宗庙宜何如哉。《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2.摩尼教影响,以为光明之源。、契丹文化中,各类团体都盛行对“树”的崇拜。常以两种树来表达二宗观念:“一曰光明活树,二曰黑暗死树。”
www.yushengbbs.net/bbs/f...;mobile=no
3、崇母、杈丫状女阴或两腿之间说。葛华廷《契丹再生仪探微》持此论。
4、古老的杀耄君习俗之演变,同时又融入了本命信仰。正是由于后一点,每十二年举行一次是其常例,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而提前或延期举行则是其特例。刘黎明《辽代帝王再生仪的常例与变例》意见。
按2、3寓意近,光明生之源,女阴生之路。
剧中的三岐木,据史还原未知确否。
龙虎门游客
小朋友游客@龙虎门
上三图摩尼教生命树壁画彩摩、原照、线描
末图:《燕云台》剧中。百度百科有。
福禄寿游客个人猜想版本:
仙人游客
海东青游客有意思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22 个帖子:1-22 (共 22 个帖子)
正在查看 22 个帖子:1-22 (共 22 个帖子)
正在查看 22 个帖子:1-22 (共 22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