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16596 回复 ⚑举报 

    天圆地方
    游客

    现代人总是说祭祖烧纸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有人说是儒家孔子传下来的。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古人祭祖时烧什么?

    @116599 回复 ⚑举报 

    清風慕竹
    游客

    祭祖烧纸,都是后来才形成的,大体唐代开始。造纸没发明之前,可能烧鸡、烧鸭吧

    @116602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盲猜:燒俑

    @116603 回复 ⚑举报 

    清醒
    游客

    应该是从唐密盛行后,由唐密的火供发展而来。不一定对,是一种猜测。

    @116604 回复 ⚑举报 

    路过
    游客

    刍狗,可见《三国志·魏书·方技·周宣》周公解梦-刍狗

    @116611 回复 ⚑举报 

    歡喜
    游客

    祭文会写在很薄的竹片上,有稻草扎的动物,对应各种属性的植物

    坐标湖南娄底涟源市,我请教之前的师爷,传统祭祀是怎么操作的

    @116621 回复 ⚑举报 

    fwsh
    游客

    山海经上有,另外,古代主要是烧香

    @116637 回复 ⚑举报 

    笨鸟
    游客

    @116683 回复 ⚑举报 

    朱元璋
    游客

    庭燎吧,不过是上等人才能玩得起的

    @116691 回复 ⚑举报 

    游客

    烧纸钱元宝这个,没考究过。不过古代祭祖的祭品一般就是血食祭,然后又按阶级等级分划具体的祭品,这个可以去查古代礼法书,里面都有。至于阶级等级末级的平民百姓,大概就是有啥用啥了,就像现在祭祖摆的瓜果祭品,人人不一,想起来啥摆啥。

    楼上有位朋友说可能是唐密发展而来的仪式,这个说法我个人觉得是有可能的,因为“烧纸钱”这个仪式,在宗教法事中有类似的。

    @116731 回复 ⚑举报 

    游客

    175313

    即道德經所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用於祭祀陪葬焚燒用的,艸紮的人偶、動物

    (天地、聖人對萬物、百姓是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

     

     

    @116741 回复 ⚑举报 

    公子旷
    游客

    有一说是汉唐祭祀常焚布帛,过于奢侈,后续逐步改为草纸,这里的草纸还不是书写的字纸,而是更差一些的纸张。

    @116747 回复 ⚑举报 

    于壑
    游客

    《礼记》主张以粗糙的生活用品(如未雕琢的木器、声音不齐的乐器)、生活用品的复制品(涂车、草人草物)为死者陪葬——这大抵可以看作春秋战国乃至秦汉的丧葬习俗。而祭祀时,以献上牲畜、谷物、酒为主,应该不使用纸及其前身简帛。

    顺便说说祭祀用纸的问题,

    纸张首次用于死者相关仪式是在东汉时期,纸被放在坟墓前,用于替代金属货币。这发生在汉和帝时期(公元89-106年),纸也被认为在同一时期发明。接下来则是在随后500年中,纸如何出现在墓地中代替金属货币和织物(丝)货币的零散片段(Hunter 1937:28; Wang Li 2004)。虽然已有证据表明,就连这些金属硬币都是专门制作出来的陪葬品,而且也与儒家的主张和礼仪相一致,但是不清楚的是,是这些纸本身就有货币价值,还是说仅仅是价值高昂的金属和丝织品的便宜仿制品。

    ——柏桦《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
    没去核对这条论述。如果确实有依据的话,东汉的时候已经开始开始用纸祭祀了,不过似乎还不是烧,而是模拟货币,在后世演变为纸钱,至于今日。

     

    @116768 回复 ⚑举报 

    任行
    游客

    希望书格能多出现像这个帖子那样好的好问题,让各位方家施展才华,让我等浅陋之辈多多获益。

    @116792 回复 ⚑举报 

    萍永刘
    游客

     

    @任行 #116768

    哈哈也说出我的心声,这种帖子才好玩呀。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各位博学多才的书友,请问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祭祖时烧什么?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