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38623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QQ截图20240522095017

    庐江李氏 李公麟,字伯时。问:辟,在这里指什么,原名李辟?

    @138627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隨意用《考古圖 李辟》估狗了一下,有台灣史語所的一篇《四庫提要古器物銘- 非金石錄辨》論文提到:

    www2.ihp.sinica.edu.tw/file/...dbAkmU.pdf

    “(據重修考古圖八)籀史又著錄李伯時周鑒圖一卷,云元祐辛未作。元羅更翁所定考古圖姓氏,李名辟,字伯時,誤。”

    鎧鴻 1

     

    @138717 回复 ⚑举报 

    后山人
    游客

    我个人的理解是:

    “辟”在“庐江李氏辟伯时”一句中应该是一个虚词,并非动词,而且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虚词。“辟”在古代汉语中作为虚词使用,表示连接、解释、补充等作用,比如“辟如”、“辟之”、“辟乃”等等。 例如,“辟如”表示“比如”的意思, “辟之”表示“解释”或者“补充”的意思。在“庐江李氏辟伯时”一句中,“辟”字是用来连接“庐江李氏”和“李公麟”的虚词,表示“即”或“也就是”。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庐江李氏,也就是李公麟,字伯时。简单来说,这句话是在介绍庐江李氏,并用李公麟的姓名和字号来代指这个家族,表明这个家族以李公麟为代表。

    综上所述,在这里"辟"只是人名的一个虚词构成部分,但它的来源或许本有某种积极向上或谦逊有礼的寓意,体现了古人在人名用字上的某些习俗和寄托。

    @138733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我觉得讹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具体每人没细查,仅列举)

    1、上面张氏舜民字芸叟应该是标准格式。

    2、比如前面丹阳苏颂,只注字,“子容”。后面眉山苏轼,只注字,“子瞻”。这个大概还可以按尊敬解释(其他人不尊敬?或只是按称呼习惯,有的称呼字,有的称呼名,则标准格式又是因何?)。

    3、后面河南寇氏(准),只注名,而且曰河南似乎不太准确。颍川韩氏(持正),只注名。

    4、若辟作虚词解释,考古图姓氏里只有这一例。或者他书有可参?

    5、大概后世重刻相袭图个方便懒得重编修正?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考古图姓氏疑字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