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 作者帖子
lxbsy游客庐江李氏 李公麟,字伯时。问:辟,在这里指什么,原名李辟?
xiaopengyou游客隨意用《考古圖 李辟》估狗了一下,有台灣史語所的一篇《四庫提要古器物銘- 非金石錄辨》論文提到:
www2.ihp.sinica.edu.tw/file/...dbAkmU.pdf
“(據重修考古圖八)籀史又著錄李伯時周鑒圖一卷,云元祐辛未作。元羅更翁所定考古圖姓氏,李名辟,字伯時,誤。”
后山人游客我个人的理解是:
“辟”在“庐江李氏辟伯时”一句中应该是一个虚词,并非动词,而且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虚词。“辟”在古代汉语中作为虚词使用,表示连接、解释、补充等作用,比如“辟如”、“辟之”、“辟乃”等等。 例如,“辟如”表示“比如”的意思, “辟之”表示“解释”或者“补充”的意思。在“庐江李氏辟伯时”一句中,“辟”字是用来连接“庐江李氏”和“李公麟”的虚词,表示“即”或“也就是”。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庐江李氏,也就是李公麟,字伯时。简单来说,这句话是在介绍庐江李氏,并用李公麟的姓名和字号来代指这个家族,表明这个家族以李公麟为代表。
综上所述,在这里"辟"只是人名的一个虚词构成部分,但它的来源或许本有某种积极向上或谦逊有礼的寓意,体现了古人在人名用字上的某些习俗和寄托。
lxbsy游客我觉得讹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具体每人没细查,仅列举)
1、上面张氏舜民字芸叟应该是标准格式。
2、比如前面丹阳苏颂,只注字,“子容”。后面眉山苏轼,只注字,“子瞻”。这个大概还可以按尊敬解释(其他人不尊敬?或只是按称呼习惯,有的称呼字,有的称呼名,则标准格式又是因何?)。
3、后面河南寇氏(准),只注名,而且曰河南似乎不太准确。颍川韩氏(持正),只注名。
4、若辟作虚词解释,考古图姓氏里只有这一例。或者他书有可参?
5、大概后世重刻相袭图个方便懒得重编修正?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