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東游客《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硬黄纸本,行草书是东晋王羲之等七人十帖的唐摹书法精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宋代《秘阁续帖》、明代华夏《真赏斋帖》、文徵明《停云馆帖》、王肯堂《郁冈斋帖》、清代《三希堂法帖》曾刻录。其中以真赏斋为精刻而有名。《万岁通天帖》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王羲之家族书法的临摹品。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王氏后裔王方庆将王羲之、王献之等七位家属的十通书翰进献。武则天让人用“双钩填廓法”精心临摹后,将真迹归还王方庆,临摹品收藏在内府。此临摹帖人称《万岁通天帖》,又名《唐摹王右军一门书翰》。后来,王氏后人丢失了真品,此临摹帖成为唯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书法珍品(今传《兰亭序》也是临摹品)。
要谈《万岁通天帖》的来历,还要从一代女皇武则天讲起。
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精通文史,熟谙艺术,尤其爱好书法,对于王羲之的字帖,更是爱如至宝,曾遍寻王羲之真迹。武则天在苦求王羲之真迹而不得之时,凤阁侍郎王方庆在御前站了出来,他向武则天奏道,自己是王羲之的十世孙,愿意献上王氏一门书法真迹。武则天得到真迹后,自然是喜出望外,为此特别在武成殿召集群臣,共赏王氏书法真迹,并且命中书令崔融作《宝章集》,记录了这件大事。武则天虽然非常喜爱这件作品,但并没有将之据为己有,而是在万岁通天二年,命内府弘文馆善摹拓者以王氏一门书帖原作为底本,用双钩填墨法复制摹本,并将王方庆进呈的原件加以装裱锦褙,重新赐还给王方庆。她还嘱咐王方庆,这是祖先的手迹,后代子孙应当善加守护。然而,王氏后人未能守护住先祖的真迹,真品下落不明,反而是武则天命弘文馆复制的摹本保存下来,并被后世人一再临摹和刻拓。现存的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僧虔、王慈、王志七人法书摹本十通,因卷尾有王方庆小楷署“万岁通天”年款,又称《万岁通天帖》。此卷勾摹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为研究我国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万岁通天帖》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十卷本在宋代已残缺不全,并历经二次火灾: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
《万岁通天帖》写了什么
其实是王羲之等人的十封书信、手札。文字内容都很短,每篇只有几十个字,像他们的微信、朋友圈。从中我们不但能欣赏到神妙的书法,也能看到琅琊王氏的悲欢离合。
小军游客「万岁通天帖(辑录...妙法帖)」。链接:https://pan.quark.cn/s/aa9934ab0dcd
万岁通天帖 王肯堂郁冈斋墨妙法帖所辑录版本,其他的版本暂无。
媸皮妍骨游客只卷芯无跋,火焚痕迹了然。3天
链接: pan.baidu.com/s/1Zp...A?pwd=wk4i 提取码: wk4i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東游客感谢诸位!
Tigris游客感谢诸位大师。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6 个帖子:1-6 (共 6 个帖子)
正在查看 6 个帖子:1-6 (共 6 个帖子)
正在查看 6 个帖子:1-6 (共 6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