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6 个帖子:1-6 (共 6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64662 回复 ⚑举报 

    開物成務
    游客

    218.60.151.122/ycbjw...8_345.html

    王弼(227年~249年),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他注《周易》一改汉人支离烦琐的传统方法,不用象数,而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并阐发自己的哲学观点,在学术上开一代新风———“正始玄风”。

    王弼的易学观体系庞大,内容深奥。王弼以老庄思想为主,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其对易学玄学化的批判性研究,尽扫先秦、两汉易学研究之腐迂学风,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对以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弼的认识论集中表现在他对《周易》中的“意”、“象”、“言”三个概念关系的论述上。所谓“言”是指卦象的卦辞和爻辞的解释;“象”是指卦象;“意”是卦象表达的思想,即义理。

    王弼指出,“言”、“象”、“意”三者之间是递进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通过“言”可以认识“象”;通过“象”可以认识“意”。但明白了意,就不要再执着于象;明白了卦象,就不要执着于言辞。

    王弼认为,如果你执着于“言”,就得不到“象”。那“言”也不是产生于“象”并能说明“象”的“言”。如果执着于“象”,就得不到“意”。那“象”也不是产生于“意”并能说明“意”的“象”。因此,王弼认为,只有不执着于“言”,才能得“象”,只有不执着于“象”,才能得“意”。
    总之,王弼的认识逻辑是:“言”生于“象”,而说明“象”;“象”生于“意”,而说明“意”。要得“意”,必须借助“言”、“象”,但又不能执着于“言”、“象”。执着于“言”、“象”,便得不着“意”。只有不执着于“言”、“象”,才能得到“意”。既然卦意(圣人之意)可以认识,那么世界的本体“道”也是可以认识的。因为“圣人的意”是“道”在社会方面的体现,也就是自然无为的治世之道。

    王弼的贵无论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他的玄学对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得意忘象”的思考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164663 回复 ⚑举报 

    開物成務
    游客

    请教如何下载?谢谢

    @164664 回复 ⚑举报 

    夢夢
    游客

    就是闵齐伋朱墨套印本吧,那我觉得温图的挺好的,原色的,下载还特别方便。

    arcgxhpv7cw0.db.wzlib.cn/detai...;isTopic=1

    @164669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夢夢 #164664

    上海圖書館的也還算可以。論壇找找包庫地址。

    GJ2312340.易傳八卷王輔嗣論易一卷.pdf

    @164672 回复 ⚑举报 

    夢夢
    游客

    @guozibaba #164669

    因为最近看到有说上图库的文件打不开了,那么最简便的大概就是温图了。

    @164706 回复 ⚑举报 

    未曾
    管理员
正在查看 6 个帖子:1-6 (共 6 个帖子)
正在查看 6 个帖子:1-6 (共 6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易傳八卷王輔嗣論易一卷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