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66696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成都文类》南宋袁說友编辑,关于成都地区诗文分类的总集。所收作品上起西汉,共五十卷。为历代文人对蜀中及成都名胜风土的咏赞,更有记录古代成都建置生产的历史文献珍贵资料。至今未见宋元刊本,明刊价值同宋元。全卷本?流入静嘉堂。国图有残卷本三。其收录文,另见有明嘉靖刊《全蜀艺文志》可参,此《文志》集成系统未查到有,不知信息来源。求分享。《文类》,或《文志》都行。

    @166712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或可參考“罗超华:杨慎《全蜀艺文志》版本及流传考略”,查找所需的嘉靖刊本

    www.sohu.com/a/222...432_523187

    《全蜀艺文志》刻、抄本情况

    《全蜀艺文志》是一部有关四川的诗文总集。自嘉靖二十年(1541年)成书后,在四川被多次校订、刊刻,同时亦被其他地区的一些文人所传抄,因此,流传版本较多,现今能明确的就有刻本八种、抄本三种。

    (一)嘉靖二十年刻本(已佚)

    杨慎在此版序中说:“开局于静居寺,宋、方二公祠,始事以八月乙卯日,竣事以九月甲申,自角匝轸,二十八日以毕……乃嘱乡进士刘大昌、周逊校正,而付之梓人。”12据考证,《全蜀艺文志》乃刘大谟主编《四川总志》的一部分,而《四川总志》最早刊行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因此,若真如杨序中所说此集成后“嘱乡进士刘大昌、周逊校正,而付之梓人”,那么,此版极有可能是最早刊行的单行本,可惜它现已失传,学界也普遍对其真实性持存疑态度。然而,明代何宇度撰《益部谈资》时称:“(艺文志)惜太繁,刻在藩司,已不存。”按《全蜀艺文志》曾于1545年刻于《四川总志》后,可知它仍然留存,何氏所说“不存”,当指最初杨慎交由乡人所刻单行本不存,后吴之皞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修《四川总志》时也曾说:“……独艺文出升庵手选网罗,金石鼎彝、秦汉之文几尽,竟可单传。”由此可见,此单行本确实存在过,可以被视作《全蜀艺文志》的最早刊刻本。

    (二)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此刻本并非单行本,而是附着在《嘉靖二十年·四川总志》后的,是目前所存最早的《全蜀艺文志》刻本,共六十四卷,正文十三行二十六字。版心刻有“全蜀艺文志”,并标明了卷数、页码。此版杨序刻于刘大谟、谢瑜分别所作《重修四川总志序》、《重修四川总志》后;其后又接王元正所撰《全蜀人物志序》;正文列于十六卷《四川总志》后;正文后又有谢瑜所作《重修四川总志后序》,考之与前序相同,其后还有崔廷槐、周复俊分别所作《四川总志后序》。笔者所见为《北京图书馆珍本丛刊》收录版,此版《全蜀艺文志》后有手书“此书从赵君斐云假得略校二卷无瑕遂反也”、“壬午中秋之夜江安傅增湘藏”等字,并留有印章。可见,此为赵斐云家藏本。傅增湘在《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对是版则有如此说明:“《全蜀艺文志》六十四卷,明杨慎辑。明嘉靖刊本,十三行二十六字,白口,四周双阑。”此版其他藏家也有著录,如清人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称:“《全蜀艺文志》六十四卷,嘉靖刊本,汪季青家藏本。”并云此书上有“屐砚斋图书印、摛藻堂藏书印、古香楼休宁汪季青家藏书籍诸印”。不过,此书却题作者为周复俊,而仅说杨慎作序。

     

    @166714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xiaopengyou #166712

    國圖藏嘉靖四川總志,查查看吧

    read.nlc.cn/allSe...2000001011

    read.nlc.cn/allSe...=001115612

     

    @166746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感谢朋友。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求成都文类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