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78413 回复 ⚑举报 

    kjzh
    游客

    餐1

    这个图片出自书法字典网

    www.shufazidian.com/

    标注的是  颜真卿 千字文 天宝十二年

    还有一种  标注 颜真卿 千字文 天宝五年

    请教坛友,这是什么东东,出自什么地方(来源)。怎么查不到纸本的颜真卿千字文呢?

    @178482 回复 ⚑举报 

    崇鹂
    游客

    网传所谓“颜真卿小楷《千字文》”没查到最早是收在哪部丛刻。

    但目前网上常见的营销号图源都是日本国会图书馆这个:dl.ndl.go.jp/pid/853628

    搜狗截图20250517075312

    网上常见的“字典网”等检字网站,他们收录的东西很杂,例如各种书法字典、网图、转色字帖。这里的“餐”字,应该就是反色出来的。

    我有时求快检字也是直接开网址搜,但如果是临帖,感觉这些网站来源很杂特别吓人,甚至研究文字演变,还是开“以观书法”“不厌书法”等等手机APP,谨慎有据一点。


    另题外话,此帖应该就是假货。

    1、恰好看到里面避玄字讳,但是有可能是故意仿宋代避讳,未必真到宋。

    2、就算是宋刻帖,里面说“律吕调阳”。现在在证据不充分、真本千字文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逐渐有一种认识,就是唐代古本千字文应该作“律召调阳”,这是基于敦煌所出贞观蒋善进临智永千字文,达成的一种共识。前辈书家启功专门写文章讨论过。

    3、“餐”这个字,一搜:魏碑墓志、智永千字文、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欧阳询化度寺、传颜小麻姑、竹山堂,都是用“湌”。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小欧道因法师,用“餐”。从比例上看,可能唐代书家还是喜欢用“湌”这个字形。

    4、书写工具不对。从意识流判断,这个拓本写得太精妙了,这种细线条的精工用笔,不是颜真卿能写的。唐五代宋初毛笔的制作,跟北宋以后的不一样,颜真卿如果写这种细线条工稳小字会很痛苦。但是用北宋以后的散卓笔,尤其是明清时期受程朱理学教育的那些变态老头,写这种细线条工稳小楷很容易。

    《多宝塔碑》每字是2点多厘米,是晋唐时代最正常大小的字,在现代算是小楷,在唐代都不算小楷,线条比这个粗多了。

    现在存世较靠谱的,或者说真正可信的颜真卿小楷,是近年出的《罗婉顺墓志铭》,跟多宝塔同期的东西。我量过拓片,好像是格子2厘米,字是1.7厘米左右。但线条也比这个粗。

    搜狗截图20250517085018

    如图,颜真卿用唐代的毛笔,写1.7厘米左右小楷字的线条粗细如此(《罗婉顺墓志》,天宝五年),肉眼可见的避让和痛苦。

    如果要写2-3厘米左右的晋唐常用大小(《多宝塔》,天宝十一年),颜真卿就很舒适了。当然也跟颜真卿的个人风格习惯有关,如果是欧体,又会细一点。

    总之,网传所谓颜真卿小楷《千字文》,应该只是后人高水平的娴熟的颜体作品

    @178715 回复 ⚑举报 

    kjzh
    游客

    @崇鹂 #178482

    感谢您的精细解读,获益良多。

    baijiahao.baidu.com/s?id=...038;for=pc

    这里,有五年、十二年两种印本的图片,是不是全还没细看。大概是日本印本。

    附上五年最后一页的版权信息图章。

    再次感谢您。1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请教一个有关字帖的问题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