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27 个帖子:1-27 (共 27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82758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分类诗腋,这部书,非常好,可惜到处找不到,这么伟大的书,哎。。。

     

    还有,很多四书集注的版本非常好,可以用来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大规模教学,可惜,很多好版本,没有彩色版的。

     

    一直收集以四书五经为题目的试帖诗或者其他诗,仍然很不够。不能收集全,例如,论语的每一句,都有高明的诗对应,这个目标还未达成

     

    请高人指点

    @182764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古籍,有,但是,水印太厲害,沒法打印給小朋友們學習

    @182818 回复 ⚑举报 

    崇鸝
    游客

    book.kongfz.com/23312/5564127793

    都开班了,孔网买一部呗,帮你找了一下,嘉庆当朝刻本,3000一部,也不是很贵,值得拥有。又早,又完整,品相也好,从印章上看应该是嘉庆坊刻里比较早的一种,公家图书馆都未必有呢。

    book.kongfz.com/161457/5463867132

    如果觉得贵,光绪五年扫叶山房本,对半1600,也行。字口更新,名刻坊,好品完整好货。很多公家图书馆也就这个版本而已

    不过从性价比的角度,我建议买嘉庆那本,趁没人懂炒得不高,还是很好的。嘉庆当朝,应该是原前签原装。

    @182821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崇鸝 #182818

    谢谢,试帖诗是挽救我们未来千年的必然法宝!!

    @182830 回复 ⚑举报 

    architc
    游客

    “这么伟大的书,哎。。。”,既然是“书”,那楼主,你帖子最开头的“四个字”,加个书名号行吗?日后教小朋友,教出来的小朋友,从小到大,就都不用书名号的,对吧?反正古人没有书名号的,所以你也不用,索性彻底学古人,对吧?

    就你这留言,看看都是无知无识的样子,别的楼层揶揄你,你似乎也听不懂、看不出,就这,还巴巴得推荐给小孩子读。再奉劝你一句,古籍,很好,你本人愿意看,你投入你的100%甚至200%的精力去研究,然后把你的研究成果出版,如果真有价值,当世、后世都有你一块地方,千古留名都可能的。

    但,小孩子学不学,你管不着,你强制推广幼儿园学“四书五经”,你才是读书读疯了的。冷静点,你做你喜欢的事,没人管你;你家小孩,你可以强制他读;但别人家小孩读什么,你让别人小孩的家长判断去。真有喜欢“四书五经”的小孩,人家家长会去找书来读。万一人家小孩就喜欢跳舞、弹钢琴、打乒乓球、做航模,没时间学你推广的“四书五经”,你咋弄,你冲到人家家里?哦,所以你指望用国家的力量来强制、摁着头学“四书五经”?疯了。你真是读书读疯了。你知道现在幼儿园的教学要求吗?

    还是那话,小孩成长过程中,知道古籍的价值,愿意投入精力,自然有人来继承这些古籍。没兴趣做这事的人,你就是把“国图”搬到他家,最后他也是“三文不值二文”地卖了,国图所有书,打包价,2万块,拿走。你是不是不懂这些道理?你看的古籍里没有说过?那你不行啊,你得看看当代书籍啊,你得看看我的留言啊。你学古籍,就学会一个“强制推广”了是吧?哪本书教你的啊?

     

     

     

    @182832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architc #182830

    感谢提醒,起码实现了一个理想:从根子上废除了培训机构了。没有人再需要培训机构了。因为人人都爱读书,超级爱读书,超级爱体育,超级爱数学、超级爱义理,超级践行道德,超级喜欢艺术,超级爱做物理和化学实现,超级爱文言文,超级爱交往,超级爱研究各种东西,超级爱外国语。。。。

    培训机构傻眼了。。。。

    @182873 回复 ⚑举报 

    层身
    游客

    @古籍热爱学习者 #182832

    听老哥一句劝,你发心是好的,但太急躁了。这种急躁会让人反感,不但不会让人正视传统文化,还会加大别人的刻板印象。弘扬出来反效果。做大事者,必有静气。

    @182878 回复 ⚑举报 

    态环
    游客

    @architc #182830

    未必认识揶揄二字

    @182885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态环 #182878

    咬定青山不放松,聪明原在笨人中。移山不为名与利,愿赴王屋效愚公!

    @182895 回复 ⚑举报 

    z3243
    游客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

    @182900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z3243 #182895

    为全面复兴中国道德而奋斗!

    @183154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同一时间,有两个相似贴子,开大眼了。

    附下最近看的一本书的部分文字

     

    e1796841-966a-49a9-b056-d7f10d06af5e

    @183157 回复 ⚑举报 

    江暮蝉
    游客

    @上亿沐 #183154

    请问先生这本书的名字,想买本读一读抱拳()

    @183158 回复 ⚑举报 

    白身
    游客

    抛弃儒学,公正扬弃才可以,封建王朝几千年遗毒极其多,稍不留神就会被沉渣夺舍,对于小朋友来说,开眼界不擅自定羞耻对错,才是安全的,传统的文化号称公正实为哗众,别人给你定要求定底线,而自己只要特权不要脸。

    @183209 回复 ⚑举报 

    层身
    游客

    文化和文化实践要分开看,儒家是做人的底线,怎么能不学?

    从文化实践来讲,有知行合一的,和别人讲儒自己也践行。

    也有居心叵测的,利用文化为自己牟利。

    如果因为厌恶居心叵测、言行不一的,而怪罪于文化本身,那岂不是天大的冤枉?

    @183210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上亿沐 #183154

    这好像是同济大学的一个人的书

    @183211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上亿沐 #183154

    很多人不读中国书,最后大都加入了基督教

    @183217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白身 #183158

    为什么基督教从来不提自己有糟粕呢,为什么hitler说:基督教从来不认为自己书里面哪怕有一句不先进的,尽管很多文字与现代科学相反,而且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攻击一切和自己教义不同的其他文化?

    @183248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江暮蝉 #183157

    这本书是邓晓芒的新批判主义,其中的序言部分。

    @183249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古籍热爱学习者 #183210

    不是,别的学校的。

    关于基督教等信仰,上面说的这本书,其中有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叫做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

    @183343 回复 ⚑举报 

    古籍热爱学习者
    游客

    @上亿沐 #183249

    邓晓芒,是中国活跃的基督教传教士,极力诋毁中国文化,热爱欧美基督教。

    我们再一次问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欧美的哲学家大都反基督教,而中国的“哲学家”大都成了基督徒?

    @183759 回复 ⚑举报 

    峰子
    游客

    真想吐槽这题目

    @183846 回复 ⚑举报 

    火生土
    游客

    各位也不要揶揄他,第一点他也为书格贡献了力量,以后还会。https://www.shuge.org/meet/topic/181974/“这是捐给书格的,顺祝bookget先生,等以后我摆脱困难之后,都再捐!”

    第二点如果他说的是事实,他已经开办学校了。“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四书都完成了,史记也读了很多,诗经全本都完成,”https://www.shuge.org/meet/topic/181726/

    如果爱好古籍的各位能一起完成这一伟大复兴,将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183913 回复 ⚑举报 

    恩县布衣
    游客

    “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四书都完成了,史记也读了很多,诗经全本都完成",你信吗?我相信,稍微涉猎过这些书的人,都知道这是扯淡!

    @183915 回复 ⚑举报 

    午衞子
    游客

    好多的聪明人 明白人还有认识字的人  嘿嘿!!!

    @183929 回复 ⚑举报 

    飞雪锁窗寒
    游客

    我一向建议多读今书,面向当代,再有次序有选择的阅读古书,不是说古书不好,古书文笔凝练优美,但是书里面很多思想和思维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生活,古人很多优秀的思想成果,早就融入我们的中小学课文和生活常识,而那些糟粕,早早被历史抛弃了。如果一个非学者的普通人,把古籍奉若神明,全身心钻进去,可能会被迂腐的思想影响,变得食古不化自命清高,不利于生活和工作。

    推荐几本关于中国政治的书籍,这些书籍既包括不同学者对中国历史、政治、社会的思考,以及与此相关的比较研究。

    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国史大纲》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王亚南: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明恩傅: 《中国人的性格》

    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仇鹿鸣: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李碧妍: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余英时: 《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瞿同祖: 《清代地方政府》

    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港版)

    李剑农: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杨天宏: 《革故鼎新 : 民国前期的法律与政治》

    王奇生: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邓野: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

    魏特夫: 《东方专制主义 : 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

    杜赞奇: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朱光磊: 《当代中国政治过程》

    景跃进 / 张小劲 / 余逊达:《理解中国政治 : 关键词的方法》

    景跃进/ 陈明明 / 肖滨: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闾小波: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杨光斌: 《中国政治认识论》

    林尚立: 《当代中国政治 : 基础与发展》

    燕继荣: 《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

    周雪光: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 一个组织学研究》

    周雪光 / 刘世定 / 折晓叶:《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

    赵鼎新: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 : 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赵鼎新: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赵鼎新: 《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更新和中国经验》

    赵鼎新: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

    赵鼎新: 《民主的限制》

    张凤阳: 《政治哲学关键词》

    秦晖: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

    秦晖: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

    萧冬连: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吴晓波: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温铁军: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章奇: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 基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周黎安: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第二版) : 官员激励与治理》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中国的奇迹 :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吴毅: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兰小欢: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周飞舟: 《以利为利 : 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王沪宁: 《政治的逻辑 : 马克思主义政治原理》

    包刚升:《民主的逻辑》

    包刚升:《被误解的民主》

    包刚升:《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詹姆斯·R·汤森 《中国政治》

    宾厄姆·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 (第八版的中国政治部分)

    @184412 回复 ⚑举报 

    芥子尘缘
    游客

    @飞雪锁窗寒 #183929

    今书虽好,但毕竟由现代人过了一遍,观念及理解已经被现代化一次,属于他人之解。如果要领悟经典内涵,还要有“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精神。最终达到“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的境界。

    我们的文明其深远悠扬,子孙后代皆可随其机缘深浅而学习,但做到古为今用,仍需从小做起。

    结合家庭背景及时代变迁,不必拘泥于特定方式进行。

正在查看 27 个帖子:1-27 (共 27 个帖子)
正在查看 27 个帖子:1-27 (共 27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分类诗腋,这么好的书,现在为何到处找不到,近百年到底怎么了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5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