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4 个帖子:1-14 (共 14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95118 回复 ⚑举报 

    20230612
    游客

    微信图片_20230612095736

    @95127 回复 ⚑举报 

    fwsh
    游客

    @20230612 #95118

    颐?

     

    @95135 回复 ⚑举报 

    0612
    游客

    @fwsh #95127

    应该是頓 ,顿责:立刻责骂。不确定……

    @95137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0612 #95135

    个人感觉就是“顿”,词义也搭配。

    如下是:明清小说俗字典,曾良,陈敏编著,扬州:广陵书社 151页

    000151

    @95143 回复 ⚑举报 

    读书人
    游客

    据说两个小朋友不是同一个人,不知道真假,之前认的字跟正字差非常远

    @95144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读书人 #95143

    不用據說,的確是不同一個人。

     

    @95160 回复 ⚑举报 

    0612
    游客

    @读书人 #95143

    @xiaopengyou #95144

    肉眼可见,@xiaopengyou  更厉害一点,更专业一点。总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95163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0612 #95160

    抱歉,辨字應該是@小朋友最為專業

    敝人僅是查找資料提供網站資源,可能方便一些吧了

    @95201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xiaopengyou

    先生过谦了。我也只是翻翻字书,专业谈不上。

    另外小朋友的确来自xiaopengyou先生昵称。因首次发求书贴,拟好内容,昵称栏正空缺,犹豫间右侧看到xiaopengyou帖文,情急下改拼音成汉字来用,而那次也正是在xiaopengyou等几位热心帮助下完美解决需求,至今仍暖流在心。

    楼主和guozibaba两位已提出作“頓”的意见。那么作量词,一顿之责、作副词“遽也”当即、立刻文意都通。

    见前“濊”字下模糊残损,若该字有缺损则可能为“顾”,顧俗作頋。在文中作“管“和”但“解都通,而作但、只似更恰当(符合其后反问语气)。因有丿、已,排除作”䪱“,(乇頁)可能。

    个人较倾向顾。

     

     

    @95203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意即;但顾(只管)责罚奴婢,就能如我意吗?

    @95515 回复 ⚑举报 

    抛砖引玉
    游客

    @小朋友 #95203

    原不考虑是“顾”,因其繁体字为“顧”,字形不相似。

    但是:顾还有别的意思,“顾,反也。”,责,有责备、责罚,要求、苛求。顾责有“反而责备”、“反而要求”之意。

    本文应理解为要求、苛求。顾责可以理解为:反而要求(苛求)

    语句就顺畅了,整句话也就连起来。我自己做事情,况且多不能如我自己之意,反而去要求(苛求)婢女仆人能如我意吗?

    相关例句:

    1、此伦常之变,虽圣贤亦无两全之法,而顾责之区区愚氓耶。此等情罪,律不言者,不忍言也。——《读例存疑》。

    2、有旁观者,不咎其主人之不能养身,而顾责医者曰:“汝以药而医,主人将恃药而轻身,使主人之丧其生者,皆汝之罪。”

    @95592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1、其形不似,原不考虑为顾,又当作何字?

    2、顾也有但、只、不过、而等诸义,例“兵不在多,顾用之何如耳” “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原文已明提“此亦不思之甚矣”,下文“而顾责婢仆”,而字已转折,顾又作反而又一转折,释“而反而责罚婢仆”吗?其实作不知自思,而只(但、仅)责罚婢仆就如我心意了吗解。所举二例,虽不在楼主议内,也是两个转折叠加,连前已三,此顾不作反而解。先生明察。

    小学只是读经疏通文字障碍的基本功,仅认个字,对无视,错有责。不睬无礼,议则伤情,我又何苦?当不再参与并回复该类话题。

    @95595 回复 ⚑举报 

    抛砖引玉
    游客

    @小朋友 #95592

    先生误会了!先生息怒!

    1、说的是原不考虑是“顾”,后面还有但是……,就表示已经采纳为“顾”

    2、不是把“顾”理解为“反而”之意,而是理解为“反”,

    3、反而是由“而顾”出来的,而表转折,因为“而顾”不好翻译,所以姑且作“顾而”,做“反而”翻译。

    4、“对无视,错有责”,此言严重了……原文确实已明提“此亦不思之甚矣”,下文举出自身的例子,并引出“而顾责婢仆”是对上文的进一步阐释……

    5、先生博学,令人佩服和尊敬!不同的声音出现,恰恰说明原句难理解,更能体现先生的智慧。见仁见智,只是为了寻求更好、更完善的解释……

     

    先生厚德载物,先生高峰亮节,“当不再参与并回复该类话题”则未免有点太决绝了……大浪淘沙,才见先生璞玉美质……

     

    @95783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抛砖引玉

    非常抱歉,是实在不想因认字分歧与朋友再有纷争。自已几两重,内心很清醒。顾念不断四处树敌,多方招怨诚非所愿,纯出个人缘故不再参与,敬祈先生见谅。

正在查看 14 个帖子:1-14 (共 14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4 个帖子:1-14 (共 14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这是什么字??很难认!!@小朋友 @xiaopengyou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