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30 个帖子:1-30 (共 30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98871 回复 ⚑举报 

    天成地平
    游客

    道士作法貌似需要画符念咒,背后的原理是物理学还是心理学?

    @98877 回复 ⚑举报 

    飞雪锁窗寒
    游客

    说了不一定让人懂,懂了的没有必要说。

    @98886 回复 ⚑举报 

    蝈蝈-图书古籍修复
    游客

    @天成地平 #98871

    给楼主指一个方向。

    楼主可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关键词:天罡炁,祖炁

    @98888 回复 ⚑举报 

    南北西东
    游客

    物理学,心理学不发达,但又需要一套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就衍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理论要实践,甚至还要超越,自然就出来一些凭空臆造的东西。其实道家最伟大的实践,在上个世纪又陈樱宁前辈亲自实验,最后没有羽化登仙,人还是没了。大道尚且不存,更何况皮毛。

    @98896 回复 ⚑举报 

    崇鹂
    游客

    服饰不美、仪式不杂,何来神圣?庙堂是为了祖师基业、教派鸿昌,江湖也为了解决囊中羞涩而已。

    乔达摩本是一树下说法的乞丐,老子是管公家藏书的公务员,庄子是个国企员工,所谓漆园吏。佛教的“仪轨”,道教的“科仪”都是后人搞的。

    不过符咒可能古老一些,我们镇上一老女人画得一手好符,请回来以后有挂有贴有压,有烧成灰喝水的,我小时候还喝过。这是道还是巫呢?小孩子精神恍惚发噩梦,时至今日还去请一请符,大概是求个安慰,这是给大人的安慰,小孩子他自己只知道好玩拿来折纸。

    逢年过节,烧着宝纸,拜着观音,念着孔圣老爷,关圣帝君,多多保佑,五马贵人、禄马扶持...这种三教合一的仪式,大概更归于民俗习惯。文革对我们这波及很小,这些旧文化在平时都看习惯了,我们这些年轻一些的也不觉得有多大的心理安慰作用。老一辈大概也不信,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这些事,特别虔诚。

    @98898 回复 ⚑举报 

    犀角尖尖
    游客

    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

    @98902 回复 ⚑举报 

    黑石渡口
    游客

    神秘化那就是不可测、不可问、不可思,不可追究!

    那么,就从身边最近的信俗文化起,关注、了解,然后,思考一下。那就只能当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了……

    @98904 回复 ⚑举报 

    游客

    對於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事情,應該保留存疑的態度,不肯定也不否定。人對宇宙萬物認知其實非常有限,好比人耳直接能聽到極其有限的20-20000赫茲頻率範圍的聲波,其他更寬泛的聲波人類無法直接感知,但並不意味著那些超聲波次聲波都不存在。人眼無法直接感知到紅外紫外光波,還有宇宙中大量電磁波、射線、引力波、反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還有電這種東西古往今來太常見了,電閃雷鳴哪位沒見過,然而千萬年來無人能有效利用閃電,祇有採取辦法能產生穩定電流后,才能有效利用電的神奇作用。設想一下如果穿越回古代,怎麼解釋無線網絡信號這種看不見摸不到的事物,體會一下彼情彼景。希望人越來越多瞭解浩瀚無邊的未知領域。

    @98907 回复 ⚑举报 

    古话
    游客

    儒释道很多道理是需要去实践的,光去研究文字很难感受书本上说的那个东西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很多人是卡在信这一关,不信又怎么能深入了解呢

    不了解又如何实践,不实践就证不到一个结果

    对于无法证真及证假的事物,先让自己信,然后亲身去实证,最后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科学不也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么

     

     

    @98911 回复 ⚑举报 

    古话
    游客

    也有人用科学来证明玄学,目前人类掌握的科学不足以解释一切事物

    并不能把科学作为唯一的标准

    那遇到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不信,那不学就行了,不要去批评,也没资格去批评

    一条是先相信,然后亲身去求证,这条路只有大丈夫才走的通,婆婆妈妈,今天信明天就怀疑的,那就很难了

    @98914 回复 ⚑举报 

    古话
    游客

    至于你问画符念咒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按我上面回答,你先信下来这是真的,然后去道藏里找答案

    正确理解以后去修,最后看看能否得到一个结果

    得出结果以后,再根据科学来解释这个问题

    上面的次第不能乱

    这中间你可以请教实践成功的人,其他人就不要问,做下去就是

    当然,更多的还是未了解未实践就大放厥词的,还有中途就退缩的,成功的只是少数

    贵在坚持

    @98918 回复 ⚑举报 

    古话
    游客

    不管是科学还是玄学,都需要一种大丈夫的精神:只要确定一个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种人太少了,多数都是纸上谈兵,只说不做,谈的头头是道,路是一步不走

    @98921 回复 ⚑举报 

    古话
    游客

    大丈夫的标准是豁出去自己这一生,去求证一个道理,不去管成功与失败

    反之就是前怕狼后怕虎,这个到底真的假的啊,总在那嘀嘀咕咕,生怕自己这一生被荒废了,在那左右摇摆

    这是世出世间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小聪明不少,大智慧没有

     

     

    @98995 回复 ⚑举报 

    长清短清
    游客

    一个是罡一个是煞一个合一个内练书符行法没有离开这几个的

    @99137 回复 ⚑举报 

    玉函
    游客

    一句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现代点的语境就是让宏观事物产生量子纠缠。比如祝由术里有一移病灶法,将人身上的病移到树上,就是类似的原理。

    @99171 回复 ⚑举报 

    注册登录
    游客

    只要有人传,它就灵,并不需要懂得其他什么

    @99247 回复 ⚑举报 

    书缘2023
    游客

    什么都不是

    @99299 回复 ⚑举报 

    读书人
    游客

    建议删贴不然会被亲切教导,大本营砸场子了

    @99463 回复 ⚑举报 

    本路人莫問出處
    游客

    上幾樓玉函道友的回復已經夠深度了。

    @99568 回复 ⚑举报 

    求证
    游客

    网上流传的《辰州符咒大全》第一卷看看就明白了

    @100754 回复 ⚑举报 

    白衣
    游客

    声波、磁场频率、时空转换、契约

    @100783 回复 ⚑举报 

    好之者
    游客

    据说符咒是利用外力。如果说气功之类是靠自力做功的话,符咒就是借力做功(神灵之力),合力做功。符字则是人神沟通的信号。虽说借助外力,书符者也需会气功,否则书符不灵。

    @100785 回复 ⚑举报 

    蝈蝈-图书美容修复
    游客

    说虚的最容易,希望大家都说的尽量实一点,所以再次复制一下以前的发言

    给楼主指一个方向。

    楼主可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关键词:天罡炁,祖炁

    @100825 回复 ⚑举报 

    seligiv
    游客

    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别无二致——经验。观察,推理,验证,得出规律;进一步观察,继续推理验证。西方科学追求微小操控,往分子、原子、更小的粒子研究,累小成大;东方哲学自始至终秉承宏观入微、巨象细化,胸有成竹而落若笔。
    承传国粹不要以西方学法。

    @100854 回复 ⚑举报 

    测影探日行
    游客

    法术的原理是物理学

    但是你说的道教法术的原理是魔术

    @122296 回复 ⚑举报 

    求证
    游客

    细悟:心诚则灵

    @122391 回复 ⚑举报 

    游客

    符咒,大概是类似于虎符之类的,可以调兵遣将的信物吧。不过调动的,是另一个空间的兵马。

    @122431 回复 ⚑举报 

    游客

    比如:汉代公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多为道教咒语或符箓文字用以勒令鬼神按符令执行。

    @122447 回复 ⚑举报 

    游客

    “魂魄”是道教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文化中留有深深的烙印。人们常说的成语有“失魂落魄”、“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借尸还魂”、“惊心动魄”,等等。人们习惯的用语有“神灵”、“幽魂”、“灵魂”、“魄力”、“鬼魂”。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论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打击,中华文化神鬼魂魄概念逐渐湮没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义了。

    要解释“魂魄”,就必须先说“神”。神有天神和人神,道教认为二者是一个,二者相应、感应,故称天人合一。

    《说文解字》:“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示是“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申是引申、延伸的意思。

    人以及人神也是自然的产物,为神所引申。《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个体的人以及人神是父母之精结合的瞬间诞生的。《灵枢·本神》又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来自父母的精——精、卵结合的一瞬间,新生命的“神”就诞生了。

    胎儿在母体等到身体和神发育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生了。外国人以出生那一天为生日,计算年龄。中国人以精卵结合瞬间为生命开始,胎儿在母体之中就已经计算年龄,称虚岁。《灵枢·天年》曰:“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把神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魂、魄,魂随着无形的神气运动,魄则伴随着有形的精出入,一阴一阳,一高一低。

    《人身通考·神》中说:“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又说:“盖神之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是也。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

    《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白天的时候,魂魄皆藏于心(囟)中,胸腔之内,膻中两侧有神封、灵墟、神藏三穴,颅顶有本神、百会(百神之会)两穴;到了夜间,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司职,藏于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户,肝俞旁有魂门。

    孔颖达的解释是非常到位的,他说:“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的神叫做魂;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的神叫做魄。可以粗浅地说,魂是脑和心的功能,魄是脊髓功能。生理实验课先用钢针从椎空捅进青蛙的脑袋,把大脑破坏了,这时候青蛙算已经死了,再把浸泡有浓硫酸的小纸片放到青蛙的肚子上,这时候已经死了的青蛙蹬动双腿,往下拨拉烧灼自己的纸片,这就是典型的魂去魄在。

    汪蕴谷在《杂症会心录》中指出:“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动,亦魄也。梦寐变幻,魂也。聪慧灵通,神也。分而言之,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聪明知觉者也。若精神衰,魂魄弱,真神渐昏。”

    所以人们说锻炼体魄,野蛮其体魄,培养魄力,就是在物质层面上说的。有位法国学生学习中国太极拳以后,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本能反应增强了。以前打篮球别人传球,接球总是慢半拍,篮球老是砸在脸上,不知道打坏了多少眼镜。现在反应迅速,再也没有坏过眼镜。

    想了解魄的功能,观察一下人睡觉就可以了。这时候人仍有心跳、呼吸。伤魄或落魄的人,会打鼾、憋气,甚至会呼吸、心跳骤停。肠胃仍然在消化,头天晚上虽然吃饱,早晨起来又觉饥饿。反之就会出现食积不化、嗳腐吞酸、口臭咽干的症状。小肠在泌别清浊,膀胱在贮存尿液,反之就会出现遗尿、起夜。沉睡之中,人知冷热,热蹬被子,冷加覆盖,都是魄在工作。不知冷暖,感受寒凉邪风,也是魄离职守。睡梦之中人有惊觉,随时觉醒,也是魄的功劳。睡死过去、梦魇不醒,或者警惕过度、睡眠浅显,都是魄的问题。道教讲的七魄,就是分别表述以上功能。七魄分别是:尸狗、伏矢、雀阴、蚕贼,非毒、除秽、臭肺。

    想了解魂的功能,就要观察人的精神、情绪、情感、智慧,以及参考晚上的梦境。三魂具体是:胎光、爽灵、幽精。胎光就是生命之光,故称神明,是人最可宝贵的。所谓黯然神伤者,就是胎光晦暗,人就会出现抑郁,满眼灰色,了无生趣,甚至求死。丢魂若失胎光,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虽然身体仍然在活动,也有思想意识,但是在道家和中医眼里已经是死人一个。胎光也是人生命力和自愈能力的源泉,医家判断可治不可治的标准也是看有神无神。胎光泯灭,就是司命之所属,扁鹊、华佗亦无能为力了。

    爽灵是人的快速灵动的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智慧。灵是沟通天地鬼神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觉、第六感。“灵”繁(正)体字写做“靈”,是巫觋念动咒语、祈求下雨的意思。人神沟通天地鬼神谓之灵应、灵验。国人说话中的“灵不灵”也是此意。人们常说的灵魂,本义就是单指三魂之中的爽灵。小孩子聪明伶俐也就是天赋爽灵出色,弱智的孩子要么是丢了爽灵,要么就是爽灵发育不良。腧穴中有灵台、灵道、青灵三穴,是提高智力的要穴。

    幽精相对低调、冷静,控制人体性腺等相关方面。情、爱也出自幽精,是精神感受。年轻人突然看见心仪异性,不由得出现瞳孔放大,眼睛湿润、放光、放电,呼吸不均等,这是魄的反应,未必触动心神。

    胎光、爽灵、幽精神明之火燃烧的就是炁(元气)。炁由精化,由丹田沿任督脉上济于心脑。元精、元气不足是神明泯灭的根本原因。

    三魂夜晚藏于肝,本当静养休息,但是如果各种原因搅扰神魂,就会出现魂不附体,出现难以入睡、早醒的症状,或魂魄飞扬,出现多梦浅睡的问题。有人整宿无眠,睁着眼睛到天亮,时间长了,就痛不欲生,但求一死。其实就是魂魄不得交替,有动无静。

    伤魂之最,莫过于情绪和情感刺激。《灵枢·本神》曰:“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之说。养魂之法全在养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护心之法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端正生命为贵的价值观。还要增强心包的功能,使心安而不惧。古时有为失魂者招魂的仪式法术,现代人很少知道、相信。中医用艾灸神阙,针刺神门、人中等办法快速回神。

    《灵枢·本神》又曰:“喜乐无极则伤魄。”养魄之道全在调息,魄藏肺中,有意识地掌握呼吸方法,调节呼吸的节奏,有利于安抚将养魄。肛门又称魄门,有意识地做提肛动作也是存魄的好方法。人受到极度惊吓可能会二便失禁,魂飞魄散,意识短暂停滞,呼吸、心跳出现极端状态。

    药物之中,人参、茯神、琥珀、龙骨、龙齿、龙眼肉、朱砂、女贞子、磁石、生铁落,等等,都有安精神、定魂魄或养魂魄的作用。古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尊重、学习。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魂魄离体的记载:“有人卧则有身外有身,一样无别,但不语,盖人卧则魂归于肝,此由肝虚邪袭,魂不归舍,病名离魂。用人参、龙齿、赤茯苓各一钱,水一盏,煎半盏,朱砂末一钱,睡时服,一夜一服,三夜后,真者气爽,假者即化矣。”

    清代鲍相敖的《重订验方新编》中也有离魂症的记载:“忽有人影,与己随行作卧,多则成形,与己无异。用党参五钱(脉有力者用人参一钱,或用高丽参三钱亦可),辰砂、茯苓各三钱,煎服数剂,形影不见。”

    @163415 回复 ⚑举报 

    何續静
    游客

    最简单的解释,人类借助自然的能量,通过媒介、

正在查看 30 个帖子:1-30 (共 30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0 个帖子:1-30 (共 30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请问道教法术的原理是什么?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