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隆中对游客古代奇门遁甲式盘有没有实物传世,为什么出土的文物式盘都是六壬为主,很少见到奇门遁甲式盘出土?古代奇门遁甲式盘的实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兰亭逸梦游客你想看的是不是这个?
7.61 kCu:/ 有木有看得懂的? v.douyin.com/ihoSWRN/ 复制此链接,打开Dou音搜索,直接观看视频!
Andy游客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遁甲式盤出土。
公子旷游客我跟@243518015 前辈聊过,他认为明清遁甲书籍中圆片纸张装订而成的遁甲盘,不能称之为式盘。在认同他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均未看见过遁甲的实物式盘。
不过我有些其他发现,《胡先生阴阳备用》一书国家图书馆登记为元刻,我对其考证认为文本形成在南宋。此书之后所附的卦盘,观察可以发现,十八个盘式的门、星,都表现为参差不齐。因没有见过原件,也未见原色照片,不能确定是死是活。但假设不是活盘,也应该是“以死指活”,即用印刷的静态式盘,表达可以旋转的动态活盘。
《胡先生阴阳备用》遁甲部分反复提及“依局所定,止转两盘,其课遂全”的观点,可以认为南宋出现了纸质的式盘,明清时期书中装订的纸质活盘来源于此。
汉代文物中,太乙式盘有一,六壬式盘有七,遁甲式盘却不见踪迹,让人浮想联翩。
公子旷游客@公子旷 #99289
忘了说,我说没看见是限定于是清代以前。清中期有“象牙奇门星圆式具”,馆藏故宫博物院,清晚期民间也有很多木制式盘。
蝈蝈-图书古籍修复游客
读书人游客又开始风水课堂了,等下又变成战场
兰亭逸梦游客家里有两本奇门遁甲的书,上面就有这个转盘,用铜丝穿起来,各层可以自由转动,颜色也不同
公子旷游客@读书人 #99298
文物考据的讨论,为什么要称之“战场”,更何况遁甲隶属于占卜,并非“风水”。
青鹤沐阳游客@公子旷 #99305
该讨论讨论,不用去理。人性本来,总不圆融。
在考古上能称为式盘总是要有几个条件,李零老师在《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好像提过,是有标准的,大学时读过,时间长忘了。包括程少轩老师在“出土数术资料整理研究杂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云讲座第四场】”好像也提过式盘标准。有这种标准就有可能把本来是奇门或其他式给排除出去了。六壬盘也是,有六壬的神煞类等六壬术语也不一定就是六壬式盘,在业界好像也是有争论的,能确认的,一定是的,无争议的到现在好像就那么多个,其他的是存疑的。
注册登录游客天机上有个考古学家,说过什么式盘的事,好像说从来没有出土过任何式盘?是不是这样说的忘记了,有兴趣的可以找那个帖子看看
小人长戚戚游客@读书人 #99298
搅屎棍而已,之前把讨论周易的称为“算命”,这里又把讨论遁甲的成为“风水”,可见连常识都不具备,连自己相反对的东西是什么都没搞懂,还硬跳出来当跳梁小丑。
注册登录游客记得保存了这个帖子的,可惜找不到了。记得他说现在博物馆里的式盘是根据书上的描述复原制作的,没有出土过任何式盘实物。这个考古学家是在上海工作的湖南人,十年前好像八十多了,不知道还在不?
隆中对游客看來古代基本上都是紙質遁甲式盤
公子旷游客补个图,明清时期遁甲古籍中偶见这类“制作教学”,多为棋子式,按理推断,明清应当有对应的文物出土。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象牙奇门星圆式具”、故宫似乎另有一套奇门棋子,惜无图片。其他的再无消息了。
读书人游客敢问楼上所引用图片出自于哪部书?
烈阳游客@读书人 #99298
SB假道学伪君子读书读成个鸟人。
公子旷游客@读书人 #99559
《奇门断》,你既然不乐意看术数内容,又何必问出处。
铁蛋游客@兰亭逸梦 #99302
老师你好,能不能分享一下
钢球游客@铁蛋 #106538
铁蛋同志,请不要再在这里集邮了。加那么多人聊得过来么?再说有几个会愿意主动加你呢?贵多不贵懂不懂,你四处留情,正常点别人都不觉得自己特别了。
何續静游客@小人长戚戚 #99531
是的,你说的没错,书都叫他读到别的肚子里去了、可惜那三个字了、、、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21 个帖子:1-21 (共 21 个帖子)
正在查看 21 个帖子:1-21 (共 21 个帖子)
正在查看 21 个帖子:1-21 (共 21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