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玄默游客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一部宋吴仁杰撰《离骚草木疏》四卷(馆藏号:T5242/2321),《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以下简称《哈佛书志》)著录为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卷端次署“通直郎行国子录河南吴仁杰撰”,卷末有庆元三年(1197)吴仁杰跋、庆元六年(1200)方灿识语,又有衔名三行。半页十二行二十四字。钤印“汲古阁”“毛氏图史子孙永保之”“美人芳草”“黔山黄氏竹瑞堂藏书”“正鋆秘籍”“雨山草堂”“蒋祖诒”“穀孙”“密均楼”“均之心赏”“不可思议”“曾亮”“葛君”“长尾甲”等。国图今存一部宋庆元六年(1200)罗田县庠刻本,卷末亦有吴仁杰、方灿跋,行款为十行二十一字。台北“国家图书馆”曾藏一部明抄本,原为汲古阁毛氏旧藏,行款与宋本同,其出于宋本无疑。哈佛藏本究竟出于明抄本抑或宋本,尚不清楚,《哈佛书志》云:“此毛氏汲古阁所抄,底本为宋庆元六年罗田县庠刻本”,从抄录内容来看,当是。傅增湘曾于1935年3月目验过哈佛藏本,《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二著录,题曰“影写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十二著录为“影写宋刊本”。然《哈佛书志》曰:“傅氏此说或不确,此本并非影宋,宋本每半页十行二十一字,版式高阔,版心上记字数,下记刻工姓名,吴仁杰自序为手书上版。而此版心字数、刻工皆无,行款为十二行二十四字,吴氏自序则为楷书,俱不同也。然抄本书以毛抄最著,此本字体工整秀丽,缮写精绝,纸墨俱佳,堪称'下宋本一等’,当为毛抄精抄入藏者。据王文进以各家书目综合统计,见诸《明毛氏写本书目》之毛抄,约二百四十余部,但此书不见其中。如今传世之毛抄不逾百种,仅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及台北'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有藏。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抄本逾千部,清初抄本以此本冠其首。”[7]比较毛氏抄本与宋本,其字体、行款、版框尺寸、版心设计等皆不同,显然并非影抄。
:离骚草木疏.四卷 :pan.baidu.com/s/1XI...1Qx5chUlww
提取码:k927
xiaopengyou游客這個舊版書格發佈過
玄默游客:本文发表于《古籍保护研究》2022年第2期,此为作者****,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丁延峰老师授权发布!
覆写抑或仿写?
——以毛氏汲古阁影抄本为例*
丁延峰 丁 一
摘要:与一般抄本相比,影抄本尤其是影宋、影元抄本更为珍贵,价值更高。从文字含义上理解,“影”字既有照相式的依样覆写之义,亦有临摹之义。现在保存下来的古代影抄本皆属后者,即仿写或临对。通过对毛氏影抄本的仔细查验与比较,发现毛氏所用白纸根本无法透写,且笔画差别大、异文不少。因此可以判断古人所谓影抄并非指蒙在底本上的覆写,或许古人有过类似操作,但如以宋元佳刻之珍本为底本,恐怕难以实现。出现笔画酷肖的影抄本,有可能是毛氏有意安排与原本笔法酷似的抄手摹写而成。现在保存下来的如赵均、钱曾、黄丕烈等名家影抄本皆与毛氏情况相同。
关键词:覆写;仿写;汲古阁
www.360doc.cn/artic...64585.html
影写技术应该是起源于书法的临摹。但整本书的影写技术历来神秘,两位丁老师的文章可谓让吾等以窥天工矣。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人人都可以持有高清像素摄像头的手机简易复制,但古人凭天赋和苦功达到人类艺术的高峰是后人无法超越的。
玄默游客@xiaopengyou #141301
十年一梦,认识书格十年了,原来我保存的是十年前的普清文件。
xiaopengyou游客
逍遥客游客@玄默 #141299
以失效求补链
玄默游客-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
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
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