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 作者帖子
老学生游客请教大师看下这古瓶上签名和文字什么?先谢为敬!
犀角尖尖游客子子孙孙永xx年 丁卯刻
小朋友游客书刻俱劣,篆形草隶两化,末尾纯行草,造赝时段不出晚清讫今。
释文:子子孙孙永其万年,丁卯刻。
我意:永嗣万年或永宝万年更合古例。
小朋友游客当然,不乏永祀万年先例,但巳、祀当作嗣解,如宝作贝。此器不冒充远古则不得称伪,然语辞未达,实今人所为。
老学生游客谢谢大师小朋友指教!此紫砂制品为丁卯年制,作者、书者也没留下姓名。其书刻可能有优劣,但定其造赝却有点证据不足。谁考证过,明,清年代有几乎同样的大师紫砂作品吗?
小朋友游客老兄,千万,大师与我判若鸿泥,指教更谈不上。
纯私见,有助请取,不当请弃。
小朋友游客紫砂起于北宋,有出土作坊及诗文可证。铭壶风气始自元代,有铭紫砂必不久远。此瓶型制,坊间常见。
1、勒、铭、镌、刊、镂、刻,措辞每能透露时代与作者文化水平信息。从铭文书风化篆入草隶可知,必在碑碣、青铜器出土日丰的基础之上、篆书中兴,碑学大盛的有清及其后。而特征意味着独有,就如汉高大风、润之诗词,书生诟病它不中格律,但其浑然天成情怀胸次,掩而弥彰,斤斤于平仄的细儒难仿万一。
2、铭文“子子孙孙”、“永”、“万年”,不错愚公移山中也有子子孙孙,但在青铜器里这些更是绝对高频字眼,今以铭文复现于紫砂瓶,再暴参用铜器铭文的痕迹,时在清后。子子孙孙永宝用之类,钟鼎屡见不鲜。可惜,弃祀、嗣(意指继承)不用,用了草化甲骨的其。知之不深,仿古失败。
紫砂显系制壶。书绘三结合的造型艺术,价值取决于水准。
小朋友游客漏掉刻的环节,是四结合了。
值此良宵,以介景福。顺祝楼主与书友节日快乐!
老学生游客向先生学习到很多,祝先生与书友节日快乐! 谢谢!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