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06541 回复 ⚑举报 

    初中三年级
    游客

    贺逢圣,戊戌(1598年)馆于钟祥,己酉(1609年)馆于嘉善寺,或御冬以絺,或六月荐草。癸卯揭榜,先日绝粮;丙辰报至,则深夜丐酒。

     

    问上文“癸卯”、“丙辰”指的是日期?还是月份?怎么理解。

    哪位大师能科普一下……

     

    @106542 回复 ⚑举报 

    江屿
    游客

    “癸卯”、“丙辰”指日期。干支纪日。相隔12天。

    “先日绝粮”似是“先曰绝粮”之误。

    @106544 回复 ⚑举报 

    宁芙外史
    游客

    “癸卯”到“丙辰”,数字推进13。假设“先日绝粮”无误的话,则干支是表示日期。后两句意思可能是:癸卯这一天放榜(看到自己榜上有名),而贺某此前一天就断粮了。十三天后报录人到了,贺某高兴地半夜讨酒喝。

    @106559 回复 ⚑举报 

    路过
    游客

    特意搜索了下原文,这俩干支是指日期,虽然可能是实指(因为中了的日子很重要,他能记住),但也可以作虚指看。

    文辞是对偶的,而且一直是在追忆当年贫苦时,感念长辈的养育恩德。

    所以一直在说自己也苦过,不会因为当宰辅了而忘本。

    直译下来就是:

    十年间,东住一段时间,西呆一段时间,冬天盖薄衣,夏天睡一堆草。

    先日绝粮,深夜丐酒,是对偶句。在癸卯日揭榜之前,就已经揭不开锅了;在丙辰日得到中了消息后,想要喝酒庆祝,也要出去讨一杯(相距十多天,完全可以是中央消息到地方的路程)。

     

     

    @106602 回复 ⚑举报 

    钢球
    游客

    楼上有正解

    @106604 回复 ⚑举报 

    路过
    游客

    @路过 #106559  有误!

    戊戌(1598年)馆于钟祥,己酉(1609年)馆于嘉善寺,或御冬以絺,或六月荐草。癸卯揭榜,先日绝粮;丙辰报至,则深夜丐酒。

     

    百度:

    贺逢圣(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明代官员。

    举于乡。家贫,就应城教谕。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16岁)癸卯,中举人,此后数次会试落榜。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29岁)丙辰,殿试第二人,授翰林编修。

     

    还是大意了,上次回复时倒也想过中举年份,偷懒就没查。

    @钢球 #106602   一捧,便怕会没严谨误人。一查,还果然就自以为是了,抱歉。

    癸卯、丙辰,应该是实指的两次高中的年份,其它不影响。

    译下来就是:

    十余年间,东住一段时间,西呆一段时间,冬天只盖薄衣,夏天就睡一堆草。癸卯年中举之前,已是揭不开锅;到了丙辰年中进士,想要喝酒庆祝,也还是要出去讨一杯。(现在当了宰相,我还是记得早年的苦的)

     

    @106621 回复 ⚑举报 

    恩县布衣
    游客

    其实从常理即可推断:此揭榜、报至不是指同次科考。否则,即已揭榜,即知中否名次,何须报至再去丐酒。况喜报贵在先到以得赏钱,举人中举一省之内断不需10日才到,进士喜报,在京当日便至,不可能回乡等报,否则一旦中举,岂不误了殿试。

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
正在查看 7 个帖子:1-7 (共 7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几个关于天干地支的问题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