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斯的中国摄影集
此套《多米尼斯的中国摄影集》由美国《LIFE / 生活》杂志摄影师 John Dominis 拍摄。此套共 1012 幅,照片主要记录了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以及 1959 年土改后的台湾地区。这些照片大致拍摄于 1950 至 1972 年,拍摄地主要有北京、台湾、香港等。
此套《多米尼斯的中国摄影集》由美国《LIFE / 生活》杂志摄影师 John Dominis 拍摄。此套共 1012 幅,照片主要记录了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以及 1959 年土改后的台湾地区。这些照片大致拍摄于 1950 至 1972 年,拍摄地主要有北京、台湾、香港等。
此《金石三例》由清代卢见曾辑编。全书包含元代潘昂霄《金石例》十卷,明代王行《墓铭举例》四卷,清代黄宗羲《金石要例》一卷。其内容是古代碑志文义例之学,其中多以唐宋碑志为例。此为清光绪四年南海冯氏读有用书斋朱墨套印刊本,书眉、行间刊以王芑孙朱墨圈点和评校。
《澳门记略》为清代印光任、张汝霖编撰。全书共上下两卷,分形势、官守、澳蕃,共三篇。其内容介绍了澳门历史、地理风貌、中西文化、风俗民情、民间技艺等,并附插图二十一幅和四百多条中葡对照词语。此书也是第一部系统介绍澳门的著作。此内含清乾隆十六年序刊本(两种)
此套《拉克斯的中国摄影集》由美国《LIFE / 生活》杂志摄影师 George Lacks 拍摄。此套共 1767 幅,照片主要记录了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时事政治、重要人物、民生状况、上海的美军生活。这些照片大致拍摄于 1945 至 1946 年,拍摄地主要有上海、沈阳、张家口、南京等。
此《古经天象考》由清代雷学淇撰。全书共十二卷,汇为:元纪原始、观象、亨纪循斗、定法、利纪治历、贞纪布宪、述徵、演绪共四纪八篇。另附图说一卷。其主要内容是叙述上古授时与治历,并论述古经历法中的改正、失闰、星法等问题。此为清道光五年序刊本。
此《合作十二生肖图》册由民国时期陆翀、吴青霞、孔小瑜、朱嘉、周柏生、李益亭、赵敬予、洪庶安、王叶、金梦石、戈荃、孙镐青合绘。全册共十二开,每开描绘一个生肖形象故事。此册大约绘制于民国三十六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江西诗派又称为西江诗派,是宋诗流派之一。此《西江诗派韩饶二集》由清代沈曾植辑编。全书包含:宋代江西诗派诗人韩驹著《陵阳先生诗》四卷(古诗、近体诗三百余首)、饶节著《倚松老人诗集》二卷(古诗、律诗三百七十余首)。此为清宣统二年姚棣沈氏仿宋刊本,字体秀丽。
此《人物事迹十二帧》册由清代金廷标画。画册描绘了十二个经史故事,依次为:琴歌南风、乔梓喻教、汉阴抱瓮、遇仙翀举、子猷移竹、青溪邀笛、折梅寄友、庐山观瀑、蕉叶临书、弹郁轮袍、金莲归院、映雪读书。每幅均有清乾隆帝题跋。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孙武编著的军事著作。此《十一家注孙子》是其重要的传本之一,汇集曹操、杜牧、李筌、梅尧臣、张预等十一家注释。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十三篇)始于:计篇,终于:用间篇。后附孙子本传、孙子遗说。此为 1961 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天禄琳琅旧藏)宋本并附郭化若撰《孙子今译》。
此《四时山水图》册由清代胡桂绘。此套共四册(每册八开)描绘四季诗意山水,依次为:春台积翠(自梅岭曳杖至坐观溪涧)、夏山溪桥(自平湖放艇至芦汀捕鱼)、秋宇澄空(自野居客至至溪桥策蹇)、冬岩贞静(自孤舟虚亭至云溪梅香)。此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藕香零拾》由清末民初缪荃孙编辑。全书共三十二册(收书三十九种)以明末藏书家曹溶《流通古书约》中的一段话为序,每字为一册。始于:澹生堂藏书约、藏书纪要。终于:破铁网、敬斋古今黈。这些书大多由编者亲自辑校并写有跋语或校勘记。此为清光绪至宣统时期刊本。
此两种《四景花卉图册》分别由清代钱维城、董诰绘制。每套分春夏秋冬景四册,各为三十二开、四十开。作者以没骨折枝法绘制,主题皆是四季花卉。其中钱维城绘本每开有清乾隆帝题诗;董诰绘本每开画两种花草。此两套大约绘制于清乾隆至嘉庆时期。
此《卫生宝函》(妙药全书)日本商人岸田吟香编。书中内容为上海乐善堂药房制售的各种成药目录,按功效分为补益、妇婴、杂症、戒烟、外科、花柳六门,收药二百多种并说明其疗效及价格,书中还配以民俗版画插图。此为清光绪十五年上海乐善堂药房刊本。
此《钦定物料价值则例》(陕西省)由清代陈宏谋等奉敕編。全书共十二卷,列举西安府、直隶商州、同州府、直隶乾州、邠州、凤翔府、汉中府、兴安府、延安府、直隶鄜州、直隶绥德州、榆林府等地物料价格。所收款目有木料、石料、磚瓦、琉璃瓦料、灰土、顔料等。此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工部刊本。
《揭钵图》是描绘《宝积经》中释迦牟尼佛渡化鬼子母之事的佛教绘画。鬼子母有子一万,性极凶残,常食他人之子。释迦牟尼遂取其爱子宾迦罗藏置钵底。鬼子母极尽全力,不能救之。后从释迦教诲,受三皈五戒,发誓永不吃人。此处归档两种(明代朱芾绘、仇英款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注解伤寒论》由金代成无己著。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约三百九十七法)始于:辨脉法。终于: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作者以晋代医学家王叔和撰次的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为蓝本,使用《内经》《难经》理论辨析并逐条注释。此为日本天保六年跻寿馆覆元刊本。
此《送葬图》卷共两段,作者不详。画卷分别描绘清代官绅家丧礼、送葬场景。其中包含火把引路、过桥仪式、乐队开路,和尚念经、灵柩起运等环节。画卷绘制风格应属于清末外销画。此两卷现藏于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此《两镇三关通志》传为明代尹耕编纂。全书共二十三卷,凡五纪、二表、四考、三传(此本存前十三卷:五纪)。其内容介绍了两镇(宣府、大同)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地区的历史沿革。其中还重点阐述了明朝初期至嘉靖年间,长城的建造史以及西北长城沿线的明蒙关系。此为明嘉靖时期刊本。
此《福寿齐天图》册应该是清宫廷画师为向皇帝献寿而作。画册共十四开,描绘十二幅历史人物故事:八仙庆寿、进献瑞芝、老子过关、三苏齐美、至道九老会、嘉祐四真、商山四诰、陈抟望气、四世三公、睢阳五老、思邈延师、师事名贤。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新雕皇朝类苑》(宋朝事实类苑)由宋代江少虞等编撰。这部私人编修的杂纂类类书,其内容涵括广泛,辑录了宋太祖至宋神宗约一百二十余年间大量的朝野事迹。全书共七十八卷,二十八门,始于:祖宗圣训、君臣知遇。终于:诈妄谬误、安边御寇。此为清宣统三年武进董康诵芬室刊本。
此《四时欢庆图》册由清人绘制。全册共十二幅,按照时节顺序描绘了灯节、花朝、曲水流觞、浴佛、插榴、赏荷、乞巧、品桂香、试马、探梅、添线、等岁时活动。全画用笔设色鲜明细致,为典型画院之作。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丰年民乐图》(村社图)卷传为南宋李嵩绘。画卷内容主题为秋收时节,村社乡民相互问候,踏歌欢庆丰收之年的景象。虽卷末题款:邨社圖 李嵩製,但应为明清画坊托名之作。此卷绢本设色,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红萼轩词牌》(词坛雅政)由清代孔传铎辑。全书收录历代诗词名家作品(词牌)一百二十篇,每半叶一词,其中小令四十首,中调三十首,长调五十首。该书雕板设计精美,四周双边且花边每叶不同,或鱼蝶、或花草、或梅兰、或竹菊、或博古。此为清康熙时期孔府家刊本。
《古玩图》是清内府画师绘制的图录类画卷系列。其绘制内容为清雍正时期宫内收藏的青铜、陶瓷、玉器、宝石、漆器等精选古玩图录。目前已知存世两卷:一件(卷六)收藏于大维德基金会,另一件(卷八)收藏于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两卷共绘制近五百件器物。
此《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是近代藏书家吴昌绶《仁和吴氏双照楼景刊宋元本词》十七种、陶湘《武进陶氏涉园续刊景宋金元明本词》二十三种的合编词集丛刻。其所据版本俱佳,包含宋本二十种、金本一种、元本十四种、明本五种。此为清宣统三年至民国十二年吴氏双照楼及陶氏涉园刊本。
此《白蛇传》年画册由天津荣宝斋印绘。全册共十六幅,描绘白蛇传故事,依次为:传说、下凡、游湖、还伞、开药铺、遇法海、端阳、见蛇、盗仙草、救夫、扣许、水漫金山、逃寺、断桥、合钵、倒塔。其绘画风格应为杨柳青年画。此册现藏于华沙国家博物馆。
此《异号类编》由清代学者史梦兰辑著。全书共二十卷,分作:称美、隐讽、嘲谑、嗤鄙、憎畏、诬诋、自表、帝王、宫闺、释道、盗贼、联称、耦举、家世十四大类。其内容辑录先秦至明代近三千位古人的异名或别号,并注明来源出处。此为清同治四年止园刊本。
此《分类合璧图像句解君臣故事》应为元人所编撰。全书分上下两卷,六门:君道门、臣事门、儒术门、人伦门、官制门、人事门。每门下又分小类,每类下再列举相关启蒙故事,每则并配有插图(上图下文)。此为覆元末四明杨氏刊本(五山版)
此《群仙图》册应由由清代宫廷画师绘制,为供内廷祝寿、雅玩之需。一函两册,各十二开(图十幅)。其内容仿照《列仙传》体例,描绘了二十个得道成仙的故事,始于:老子过函谷关。终于:王琼来乘青麟。每开左图青绿描金,右配释文。此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游记》是一部明代的长篇神怪小说,中国 “四大名著” 之一。此《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题作华阳洞天主人校。全书共二十卷分一百回,始于: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终于:径回东土,五圣成真。此为明代闽书林杨闽斋刊本(在世德堂本的基础上删节而成)正文上图下文。
酒牌叶子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纸牌。此《列仙酒牌》由清代任熊绘。全书包含从先秦广成子、老子开始,至北宋陈抟、林逋共四十八位得道成仙的历史人物(其中男性四十位,女性八位:嫦娥、弄玉、毛玉姜、谢自然、女丸、许飞琼、卢眉娘、罗郁)叶子图,每图附注释。此为清咸丰四年刊本。
此《钟馗出猎图》卷传为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绘。画卷设色画钟馗服冠骑驴,执剑插笏,巡猎场景。另有导从鬼卒十五名,持弓矢戈盾,臂鹰牵犬系虎,面目狰狞,造型各异。构图采一字长蛇阵法,布局颇古,但从人物风格判断应为明人所作。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群经宫室图》由清代焦循撰。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城、宫、门、屋四类。图三十一篇,附图七种;下卷分社稷、宗庙、明堂、坛、学五类,图十九篇,附图五种。其内容为考订帝王宫室建筑制度,每图均有说一篇。此为清嘉庆五年江都焦氏半九书塾刊本。
乞巧节(七夕)是中国的岁时风俗,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针线等,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此《乞巧图》卷题作明代仇英绘。全幅以白描为主,描绘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元包经传》由南北朝卫元嵩撰,其效仿《太玄》而作。全书共五卷,分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仲阴、仲阳、孟阴、孟阳、运蓍、说源十部分组成。经过唐代苏源明作传,李江作注,言明其理。后附南宋张行成撰《元包数总义》(二卷)又以术数衍其理。此为明代覆刊宋绍兴三十一年蜀大字本。
此《夏山欲雨图》卷由元代吴镇绘。画卷内容以水墨描绘夏日溪山云雾显晦,风雨欲来,平岗陂陀林木苍郁。清溪蜿蜒,隔溪板桥相接,渔舟摇摇,村舍瓦屋掩映。隐居山野的高士漫步流连于山水之间。此卷约绘制于元至正六年七月,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新刊嫖赌机关》由明代沈弘宇编撰。全书分上下两卷:嫖论(约三十四篇)、赌论(约十三篇)。其内容主要是以口诀的形式叙述明代狎妓和赌博的类书。可看作当时江南秦淮地区风月场、赌场的游玩指南。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末德聚堂刊本。
《前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两度游览黄州(现在湖北黄冈)赤壁后的两篇散文作品,对后世诗文书画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对其喜爱有加,多次书写。此内含元大德三年赵孟頫行楷书此二赋卷,题元大德二年赵孟頫绘《前后赤壁赋》画卷。此两种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龙龛手鉴》(龙龛手镜)由辽代僧人释行均编写。全书共四卷,按部首分为二百四十二部,始于金部,终于杂部。各部之字均按平、上、去、入四声顺序排列。这是一部为当时僧人研读佛经而编纂的字典,其收字来源主要是唐五代以来佛经写本和各种佛经音义。此为宋高宗时期浙江刊本。
此套《海映光牧师中国摄影集》由美国宣道会传教士海映光(Carter D. Holton)牧师拍摄。此次整理了共 5099 幅,主要记录民国时期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习俗、风土人情。拍摄时间大致为 1923 至 1949 年,拍摄地主要在甘肃、青海、西藏、北京等区域。此套影像现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
此《精陶韫古》《珍陶萃美》《埏埴流光》《燔功彰色》图册由清乾隆时期内府宫廷画师绘制。每册画有乾隆帝钦定的十件古瓷器(多数为宋、明两朝作品)每页作对开装裱,上页为品名与图画,下页记录尺寸、釉色、形制、款识和前人的品评。此四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沧浪亭是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江南园林。除了沧浪亭外,五百名贤祠内的石刻像最具代表性。清代苏州藏书家顾沅搜罗先贤画像五百余人,由孔继尧摹绘。先是在道光年间重修沧浪亭后,由匠师刻石,嵌入亭旁新建的名贤祠墙壁;光绪九年又附入小传赞辞,编成此《吴郡名贤图传赞》二十卷。
此《八风调豫图》《九夏安龢图》册由清代刘权之绘。各分为八开、九开,其一以风为题描绘:柳风、荷风、竹风、桐风、暖风、温风、信风、景风等场景。其二以夏为题描绘夏日九景:夏雨、夏云、夏槐、夏竹、夏梅、夏莲、夏读、夏柰、夏谷。每幅均有清嘉庆帝题诗。此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今传本十八卷(篇)分山经五篇,海经十三篇。其内容主要记录远古的山川海泽、方国物产等地理和博物方面,也包含远古神话、神祇异兽等内容。此内含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毛氏校跋明刊本两种。
此《河岳英灵集》由唐代殷璠编选。全书分上中下三卷,选录盛唐开元二年至安史之乱前夕(天宝十二年)约四十年间二十四位诗人(包括李白、王维、高适、岑参、孟浩然、王昌龄等)的诗文约二百三十首,各附每人评语。此为明崇祯元年毛氏汲古阁刊《唐人选唐诗》本。
此《送亲图》卷共三种,作者不详。画卷描绘清代官绅家婚礼中的送亲环节,热热闹闹的送亲队伍,在押礼先生和媒婆的带领下新娘乘坐花轿,一路上有乐队吹着唢呐敲锣打鼓,前面是挑抬嫁妆和在渡口开道的人。从画卷人物装束判断该画年代约为清代中后期。此三卷现藏于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此《屈子》由明代毛晋辑。全书含屈子一卷,收屈原作品七章: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附录五卷:总评、章评、译韵、译字、参疑。此为明万历四十六年虞山毛氏绿君亭刊本。
《内人双陆图》卷由唐代周昉绘。画卷描绘了唐代宫廷内闱贵妇的休闲生活,共绘有八人,两个盛装贵妇正对弈双陆棋(一种掷骰行棋的游艺),左右有亲近两人观棋,侍婢四人应候。原作已亡佚,此内含传世宋世摹本两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新镌李九我先生纂释科甲文式元魁真铎》由明代李廷机选注。全书共八卷,版式为上下两部分,下栏包含:训破题式、训起讲式、训正讲式、训缴束式等篇章。分析了明万历癸卯乡试、甲辰会试程文墨卷中的精彩立论。上栏注立论的作者及名次。此为明万历时期南京周文卿光霁堂刊本。
此《麟趾图》卷传为唐代周昉绘。画卷描绘宫苑后妃居后殿,皇子嬉戏娱乐:扑蝴蝶、摘荷花、浴子玩水……儿童的天真活泼,点缀深宫生活轻松的一面。画中各个场景之间,虽有串场人物,但却又各自独立,此画可视为传为周昉的苏州片中的子母题材组合之作。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书格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公共版权领域的古籍善本数字资源
CC BY 4.0: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