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月亭图卷
此《钓月亭图》卷传为明代沈周绘。画卷描绘湖石丛树之间的瓦顶长亭,亭前老翁坐于方席上,面对弦月形水塘,旁置一钓竿。对岸堤坡,柴篱围绕,仿佛别有与世隔绝的栖隐情怀。卷首右上角有满月一轮,掩映于清描淡写的流云之间,点出主题 “钓月” 诗意。 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钓月亭图》卷传为明代沈周绘。画卷描绘湖石丛树之间的瓦顶长亭,亭前老翁坐于方席上,面对弦月形水塘,旁置一钓竿。对岸堤坡,柴篱围绕,仿佛别有与世隔绝的栖隐情怀。卷首右上角有满月一轮,掩映于清描淡写的流云之间,点出主题 “钓月” 诗意。 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河东先生集》为唐代柳宗元撰。柳宗元主张 “文以明道”,内收录其诗文六百余篇。全书包含正集四十五卷,按文体分类编次,分雅诗歌曲,赋各一卷、文三十九卷、诗二卷、《非国语》二卷。另有外集二卷。此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咸淳时期廖莹中世彩堂刊本。
此《钟馗嫁妹图》卷题为宋代苏汉臣绘。据画史的记载,钟馗嫁妹故事从五代开始便常被用做绘画的题材。本幅描绘整个送嫁的队伍和情形,对各鬼卒的形貌描画地相当细致。但背景和树石的用笔则不到宋画的标准,可能更接近于明后期了。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昌黎先生集》为唐代韩愈撰,其门人李汉编集,经宋人补辑。全书分作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与附录一卷。内收韩愈赋、古诗、联句、律诗、杂著、书、序、祭文、碑志、杂文、状等各种体裁的作品。此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咸淳时期廖莹中世彩堂刊本,海内外孤本。
此《水浒叶子》由明末清初陈洪绶绘制。全书共绘有宋江、林冲、呼延灼等四十位水浒人物。其内容是在民间马吊牌基础上的创作,所绘白描人物一人一图,各有特色,人像旁以少量文字题称号及酒令诗文。此为四川省图书馆藏明末清初刻本(李一氓旧藏)。
“告身” 是古代政府颁授官职或勋奖的凭证。此《司马光拜左仆射告身》卷是司马光在北宋元祐元年的拜相告身。它由翰林学士拟主文、再经门下省官员审读、皇帝 “制可” 、尚书省官员签署、吏部钤印等程序,反映北宋政府此时改革官制的情形。通篇多大字行书,笔法流畅。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按朝代分十六纪: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之音注并撰《辩误》十二卷。此为上海图书馆藏元刻本。
此《龙门造像千种》全套共十册,收录龙门石窟中南北朝到明代诸多造像、铭文或图案拓片,这些拓片大多是局部或零散片段,且没有文字说明。其装帧有一页多种(数量不等)或多页一种。此套拓片大约制作于清末民初,现藏于东京大学图书馆。
“诗馀” 也就是词。此《诗馀画谱》(又名《草堂诗馀意》)由明末宛陵汪氏辑。全不分卷,其内容撷取南宋《草堂诗馀》书中精粹的唐宋词百篇,请名家书翰,徽派名家摹刻历代名家作品为之配图,一词一图,相映成趣。此为绍兴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年宛陵汪氏刊本(残七十二幅)。
嵩山为五岳之 “中岳” 。此《中岳图》册由清人绘制。全册共十二开,依次描绘无名寺、中岳庙、少林寺、龙泉寺、会善寺、法王寺、嵩岳寺、莲花峰、少阳河、轘辕关、嵩山南面、北面等景点。画山中胜景古迹,同时写明方位或景点。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少林寺志》由清代叶封、焦钦宠等采辑,施奕簪、焦如蘅等续编。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少林寺的专志。全书不分卷,内容包含:绘图、形胜、营建、古迹、祥异、艺林、题咏等内容。此为清乾隆十三年刊本。
此《百兽图》卷由清代华嵒绘。画卷描绘沃野滩涂、溪涧幽谷、沟壑密林间绘犬、牛、羊、马、狼、虎、鹿、猴、熊等九种近百只畜兽及其生长环境,其间生长着竹、柏、松、柳、梧桐、芦苇等各色植物。百兽率舞寓意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此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小学五书》由宋代张时举编纂。全书集录管子《弟子职》、班昭《女诫》、吕大钧兄弟《乡约》《乡仪》以及司马光《居家杂仪》五种有关家训、处世的著作,供蒙童学习。此为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此《兽谱》册由清乾隆时期宫廷画师余省、张为邦合绘。全套共六册,描绘了从瑞兽麒麟到异国奇兽共一百八十种动物形象,除常见的家畜外,还描绘了狮子、老虎等猛兽,以及《山海经》中记载的诸多奇异怪兽。并对每种动物的名称、习性等作了详细说明。此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四书章句集注》由南宋朱熹注。全书包含《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各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这是四书的重要注本,其中《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 “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之说,称为 “集注” 。此为南宋时期当涂郡斋刊递修本(有配抄)。
《海错图》由清代画家聂璜绘制。全套共四册(前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描述了三百多种生物,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算是一本古代的海洋生物图鉴。所绘每一种物种的空隙处,辅以文字说明介绍所绘物象的名称由来,以及产地、物性特征等,再配以小赞一首。
此《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是由清代周祥钰、邹金生等辑的一部戏曲音乐曲谱集。全书共八十一卷,闰一卷。其内容汇集唐宋至明清的大曲、词曲、诸宫调、戏曲、套曲、散曲凡四千四百六十六首,还以昆曲的工尺谱形式纪录了每首曲的唱法。此为清乾隆十一年庄亲王邸刊朱墨套印本。
此《天下名山图》册传为传宋徽宗(赵佶)辑。全套分元亨利贞四册(共九十四开),辑录由汉代至宋的诸多名家关于山的绘画或书法作品八十件(大多是伪托),始于:汉张衡飞云岩图、终于:宋王诜华林园图。册首附宗宣和五年宋徽宗题辞。此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著。今存十八章,其内容以孔子回答曾子问的形式,陈述孝道、孝治的大义。此为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刊本,版印精美,历经明藩王晋府、季振宜、徐乾学、清内府、周叔弢等诸家递藏,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此《杨妃上马图》卷为元代钱选绘。画卷描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准备出行的情景,玄宗骑在他的爱马之上并侧身关注着由两侍女协助上马的贵妃。其构图接近唐代,人物分组而呈错落有致的横向排列,以人物间的顾盼联系各段。此卷现藏于弗瑞尔·赛克勒美术馆。
此《岭南荔支谱》由清代吴应逵编撰。全书共六卷,依次为:总论、种植、节候、品类、杂事。其内容为作者搜集历代典籍中广东的荔枝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摘录汇编而成,所引资料均注出处。此为清道光三十年刊岭南遗书本。
此《列仙图》册由清代冷枚绘制。全册共十二开,描绘了十二个得道成仙的故事,如:安期生遇仙、琴高乘鲤、东方朔偷桃、偓佺采药、安期仙枣、紫气东来、麻姑献寿、玉卮乘龙等等,其中人物神韵自然,造型饱满,设色精丽。此册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此《宫女婴戏图》卷由清代宫廷画师丁观鹏绘制。画卷描绘宫内皇子、婴童在后妃和宫女陪伴下玩耍嬉戏、读书赏画的场景。其中人物装扮与服饰是清人心目中古代人物的形象。此卷现藏于弗瑞尔·赛克勒美术馆。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楚辞中最著名最出色的作品,属自传文学与抒情诗。此《离骚集传》由宋代钱杲之集传。其内容是专对《离骚》的辑注。其注以王逸《楚辞补注》为基础,广采诸书,旁征博引。此南宋时期刊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有黄丕烈、孙延等题跋。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楚辞中最著名最出色的作品,属自传文学与抒情诗。此《离骚经》册传为北宋米芾所书。全册共二十六开(用砑花笺纸),行楷书《离骚》全文,每开二幅,每幅五行,每行字数不一。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相传是春秋末期左丘明所著。此《春秋左传正义》由唐代孔颖达等奉敕撰,为唐代官方颁布的《五经正义》之一。全书共三十六卷,记叙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此为宋庆元六年沈作宾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此《三迁志》由明代史鹗编撰,以 “孟母三迁” 典故来命名。全书共六卷,记述了孟子及其后裔家族相关历史事迹。内容包含:孟母孟子及庙制等图像;事迹、列传、世系、祀典等;诏敕、恩赐等;奏疏、祭文、诗等;碑记、墓志。此为明嘉靖三十二年邹县孟氏刊本。
此《泛槎图》由清代张宝(字仙槎)编绘。全套共六集,分为:泛槎图、续泛槎图、续泛槎图三集、舣槎图四集、漓江泛棹图五集、续泛查图六集。其内收录作者平生游历山水名胜,以纪游为主题的版画一百余幅(每幅配有作者题诗),并附友朋诸家题跋三百余篇。此为清嘉庆至道光时期刊本。
《耕织图》是南宋时期楼璹以诗配画的方式绍耕织技术的著作。此《耕织图》卷传为元代程棨摹绘宋代楼璹本。分作:耕作图(自浸种至入仓共二十一节)、蚕织图(自浴蚕至剪帛共二十四节)两卷。各节附标题及五言诗一首,诗文用篆书(另配楷书小字)。此两卷现藏于弗瑞尔·赛克勒美术馆。
此《童蒙必读书》由清代涂宗瀛辑编。全书包含:弟子规、小儿语、弟子职、程子四箴、范氏心箴、朱子敬斋箴、朱子小学题辞、陈氏忍字箴、性理字训、训蒙千字文等十四种家塾理学训蒙课本。此为清光绪九年武昌书局校刊本,手书上板,字大墨莹。
此《历代诗话》由清代何文焕编订。全书共十六册,辑录南朝梁至明代的诗话,如:诗品、二十四诗品、全唐诗话、石林诗话、韵语阳秋、山房随笔、夷白斋诗话等共二十七种。内容涉及作家作品评论、诗歌理论的发挥、诗人遗闻轶事。此为清乾隆三十五年刊本,末附《历代诗话考索》。
此《草虫图》卷由清代朱汝琳绘。画卷描绘了各式广腰或细腰蜂类、飞蛾、蜻蜓、豆娘、螳螂、蟑螂、天牛、金蛛、椿象、蝗虫、步行虫等七十只草虫。作者观察实体后描绘这些草虫,各个栩栩如生,而且笔力细健,色彩雅洁。此卷绘制于清康熙五十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植物名实图考》由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濬著。全书三十八卷(另附长编二十二卷),分为谷类、蔬类、山草类、隰草类、石草类、水草类、蔓草类、芳草类、毒草类、群芳类、果类、木类等十二大类。其中收录植物一千七百多条(绘图一千八百多幅)。此为清道光时期陆应谷校刊本。
此套《克拉普的中国摄影集》由美国地质学家弗雷德里克·克拉普(Frederick G. Clapp)拍摄。此次整理共 432 幅,记录了民国初期克拉普团队在中国西北石油勘探途中拍摄的山川地质以及人文风情,拍摄地主要有:北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天津等地。此套现藏于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
此《丽人行图》卷传为宋代李公麟绘。本幅根据杜甫《丽人行》一诗,描绘杨贵妃的姊姊虢国夫人等一行共九人,在初春时节骑马出游的情景。女子体态丰腴,额鼻皆留白。马匹肥壮,纵辔徐行,优游闲适。全作之人马造型、发髻衣饰、设色画法,皆有唐风。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新刊大字校正释文三注故事》由宋代胡元质编。全书共三卷,包含三种蒙学读物:南朝梁周兴嗣撰《千字文》、唐代胡曾撰《咏史诗》、唐代李翰撰《蒙求》。页面版式上图下文,小字注释。此为明代刊本。
此《四气含和图》册由清代钱维城绘。全套分上下两册,各十二开,作者以没骨折枝法画法描绘四季花卉,包含:梅花、杏花、海棠、梨花、牡丹、薔薇、萱花、石榴花、木芙蓉、桂花、月季花、水仙、腊梅等二十四种(每季六种)。每开并附乾隆帝题诗。此画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新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由明代张应俞著。全书共四卷(每卷前有版画插图一幅),将八十二则关于江湖骗人与防骗故事汇编成二十四类,并在每则故事末附按语评论。此书可能是中国第一本以「诈骗」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此为明万历时期书林存仁堂陈怀轩刊。
此《贤后事迹手卷》卷题作元代王振鹏绘。画卷分为十段描绘从周至宋代,历史上十位贤德后妃的事迹。她们或因能从旁规谏皇帝缺失,或因能爱民听政,而留有贤名。每段以台阁界画景,搭配人物画追写故事场景,后以楷书将其事迹题识在旁。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园冶》是明末计成所撰的一部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全书共三卷,主要内容为兴造论和园说两部分,主体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共十篇。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此为明崇祯七年刊本(孤本)。
此《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卷》由清代宫廷画师徐扬绘。清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出现 “日月合璧、五星联珠” 的罕见天象。因恰逢新年元旦,作者奉命绘图纪录用以称颂皇帝德政。画卷描绘了京城的观象台、胡同门楼以及冠饰品服、交通工具、商店铺面等丰富形象。此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东坡养生集》由明末王如锡编纂。全书共十二卷,收录苏轼关于饮食起居、食疗养生的诗文杂著及同时代人相关记述一千多篇。按主题分为:饮食、方药、居止、游览、服御、翰墨、达观、妙理、调摄、利济、述古、志异。此为明崇祯八年序刊本。
此《履端纪丽图》册由清代董诰绘。全册共十二(图十幅)开,应为嘉庆十一年岁末新春的应景之作,依次描绘了:万国朝正、丰乡贺岁、农祥晨正、迎气东郊、云开三素、庭院婴嬉、屠苏欢饮、晴溪解冻、暖风挑菜、庆节华灯。每幅均有清嘉庆帝题诗。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笠翁对韵》是清代李渔(号笠翁)编撰的关于对仗、用韵的启蒙读物。全书按平水韵平声三十韵分编,分上下两卷,每卷十五韵部,每个韵目之下各有二到四则对文。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此为琅环阁藏板,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此《清音荟景图》册由清代董诰绘。全册共二十四开,画册以四季为主题。用二十四个诗情画意的文人景致,表现了春夏秋冬各自的美,始于:春原牧笛、万林香雪。终于:归鸦晚照、腊鼓迎年。也暗含作者追求自然、清幽的生活情趣。每幅均有清嘉庆帝题跋。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海上烟花琐记》由清代浪游子辑。全书共四卷,收录晚清上海地区风月场所用到的词语二百条,内容涉及青楼人物称谓、陈设名物、行话规矩、娱乐项目等等。可看作当时冶游上海烟花之地的指南手册。亦可从中了解当时的行业风情和社会面貌。此为清光绪三年序刊本。
此《无量寿佛会庆图》册由清宫廷画师绘制。全册共十四开(图十二幅,左图右赞)主题是佛教人物典故,依次为无量寿佛、燃灯受记、释迦降生、雪山修道、给孤布金、劫钵功高、楞迦说法、海洞潮音、龙宫默识、文殊师利、普贤万行、达摩东渡。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时期陶渊明一篇抒情小赋。北宋时期苏轼追慕陶渊明为偶像,曾多次用陶诗之韵创作(和陶诗)。大约在苏轼被贬居惠州期间,他也有心脱离仕途回归田园,有感于此便书写了此卷。此内含苏轼行楷书卷并附明代彭年临本,现两卷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苏东坡诗集注》由宋代王十朋注,吕祖谦分编。全书共三十二卷,内分:纪行、游览、古迹、述怀、书事、贻赠、酬和、送别、燕集、怀旧、仙释、庆贺、禅悟、时序、寺观、居室、花木、书画、题咏、和陶诗、乐府等,共收苏轼诗二千五百多首。书前附本传和年谱。此为清康熙三十七年文蔚堂刊本。
此《东坡乐府》由清末朱祖谋编。全书共三卷,内收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三百余首。其内容主要据元延祐本重编,另据毛晋汲古阁本增补,并把大部分词做了编年(其中卷三是未能编年的)。此为清宣统三年吴兴朱氏据元延祐本重编刊本。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书格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公共版权领域的古籍善本数字资源
CC BY 4.0: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